ID: 23125109

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共5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28360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第四,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大单元教学 梳理文章内容与思路,概括人物事迹、文章大意; 分析人物形象及典型意象的寓意,深入理解奉献精神与美德内涵; 深化对人物精神的理解,感受修身正己的时代意义; 传承高尚精神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 壹 贰 叁 肆 核心素养 梳理文章内容与思路,概括人物事迹、文章大意;分析人物形象及典型意象的寓意,深入理解奉献精神与美德内涵。 重 点 感受修身正己的时代意义,传承高尚精神品质。 难 点 教学重难点 情境导入 现在,让我们迎接挑战吧! 同学们,现在开启 “美德传承人”挑战赛!本次挑战分为两大关卡: 第一关:奉献之光·温暖接力———根据《驿路梨花》中众人接力守护小茅屋的故事、《青春之光》里黄文秀扎根扶贫一线的事迹,设计一项 社区志愿服务行动,让善意持续传递; 第二关:美德之韵·古今对话———结合《陋室铭》的清雅志趣、《爱莲说》的高洁品格、《有为有不为》的处世智慧,策划一场校园文化活动,展现传统美德的时代生命力。 第一课段 奉献之光·温暖接力 学习篇目:《驿路梨花》《青春之光》 任务一 梳理奉献者 的群像长卷 1.《驿路梨花》中围绕“小茅屋”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教学重难点 “我”和老余:在大山中发现小茅屋,夜晚在屋内休息,为小屋主人的善良而感动,并修葺房屋,想给后来人提供方便。 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得到帮助,为感谢主人,专门到山下送粮食并修葺房屋。 1.《驿路梨花》中围绕“小茅屋”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教学重难点 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常来打扫,用溪水为过路人煮饭。 解放军战士:为方便路人,建造了小茅屋。 梨花姑娘:受感动,和妹妹一起照料小茅屋。 2.《青春之光》通过哪些事件表现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请简要概括。 教学重难点 ①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百色,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到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体现其不忘初心; ②到村后,克服重重困难,遍访贫困户,绘制“贫困户分布图”,精准施策发展产业,展现勇于担当; ③遭遇暴雨时,心系群众安危,不顾个人危险赶回村里,最终牺牲,彰显甘于奉献和牢记使命。 任务二 共鸣奉献精神 的时代交响 1. 结合《驿路梨花》中哈尼小姑娘梨花和《青春之光》中黄文秀的事迹,分析她们身上的奉献精神在帮助他人与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何异同? 任务二 任务二 相同点: 哈尼小姑娘梨花发现解放军建造的小茅屋后,常常照料它,给屋顶加草、挖深排水沟,还提供粮食等物资,方便过往行人。 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她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为村民寻找致富之路,都致力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生活状况。 ①助人 梨花重在精神感染。 黄文秀侧重经济改善,更具现实成效。 ②社会贡献 任务二 不同点: 梨花主要是通过照料小茅屋,为路人提供物质帮助和便利 黄文秀则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从经济、生活、教育等多方面帮助村民,如为贫困家庭争取教育补贴、发展特色产业等,帮助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 ①助人方式 梨花传承奉献精神,维护社会温暖。 黄文秀推动家乡脱贫,促进社会发展,都为社会美好出力。 ②推动社会 2.《驿路梨花》中的“梨花”象征奉献精神的传递,《青春之光》中黄文秀展现青年担当。你觉得哪一个更有奉献精神? 任务二 任务二 哈尼小姑娘梨花与黄文秀的奉献精神难分高下,各有价值。梨花长期守护小茅屋,以平凡善举传递温暖,延续奉献精神;黄文秀放弃优渥条件,扎根脱贫一线,从多方面帮扶村民、发展产业,用生命践行青年担当。前者重在日常善举的传承,后者聚焦时代使命的担当,她们都以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