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29878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课件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0907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专题
  • cover
(课件网) 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特别注重“孝",在今天,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历经辛苦,呵护备至,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应充满感恩之心,孝敬双亲。我们还应更进一步,将孝敬双亲的心意,扩大到孝敬所有长辈。让我们孝老爱亲,听从长辈的谆谆教诲,将优良家风传承、发扬下去。 任务一: 请自己的父母、祖辈讲述家庭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寻找、总结家庭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看看古人的优良家风. 故事一: 《曾子杀猪》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则历史故事,它深刻体现了家风的重要性,并成为后世言传身教的典范。故事中,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哭闹的孩子,随口答应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当她赶集归来,发现曾子竟真的准备杀猪,连忙上前阻止,认为这只是随口说的玩笑话。然而,曾子却严肃地指出,对孩子绝不能信口开河。一旦欺骗了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信任。最终,曾子坚决地杀了猪。 故事二: 司马迁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史官世家。自周代起,司马氏先祖便担任王室史官,负责掌管文史、星卜、祭祀等重要事务。这样的家族背景,不仅赋予了司马迁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激发了他对历史的热爱与敬畏。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便沉浸在丰富的文学与学术世界中。司马谈期望儿子能继承家族的史官传统,将史官事业视为至高无上的使命。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司马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史学成就奠定了基石。司马谈临终前再三叮嘱儿子,要铭记自己的教育理念。而司马迁也果然不负所望,以卓越的史学成就,回报了父亲的期望。 故事三: 梁启超,这位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的近现代历史巨匠,不仅在学术和政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家庭教育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他一生育有九个子女,个个都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成为了某一领域的佼佼者,甚至出现了“一门三院士”的盛况。梁启超对子女的爱是全面的,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更在为人处世、理财、时政等多方面给予指导。他的家书充满深情,既为孩子们指明学习的方向,又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 故事告诫 曾子 ——— 在孩子面前必须以身作则,因为身教往往比言教更为重要。 司马迁 ——— 对孩子寄予一定的期望和鼓励,会让孩子有前进的动力。 梁启超 ——— 意育、智育、情育三个方面,这种教育思想。 任务二:讨论家规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孟子 《孟子》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朱熹 《朱子家训》 任务二:讨论家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训俭示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诫子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 《治家格言》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梁焘《家庭谈训》 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唐太宗李世民《戒皇属》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训俭示康》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欧阳修《示子》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家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敕后主辞》 你发愤立志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家都敬重你,故吾要你第一立起志气来。 ———高攀龙《高氏家训》 解释家训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