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36047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约客 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22464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教学,备课,名师,下册,七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约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2.通过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情感。 【学习任务】 1.诵读感知 2.赏析品味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在夜晚等待朋友来访,却迟迟未见其到来的经历?那种期待、焦急与最终可能产生的落寞情绪,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约客》所描绘的情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南宋诗人赵师秀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在那个黄梅时节的雨夜,等待友人的复杂情感。 认识作者: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是宋太祖八世孙,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 “江湖派”一代诗风。赵师秀的诗作多写景物,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画面,同时表达出深刻的情感。 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一个黄梅时节的夜晚,等待友人前来相聚时所作。南宋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但江南一带相对稳定,文化氛围浓厚。赵师秀在这样的环境下,过着文人雅士的生活,常与友人相聚,饮酒作诗。然而,在这个黄梅时节的夜晚,他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友人赴约,却迟迟未见其到来,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篇。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诵读感知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明确: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听示范朗读。 3.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①重点词语 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②诗的大意: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任务二:赏析品味 1.作者写出了哪些意象 预设:雨,青草,池塘,青蛙,棋子,灯花,“我” 过渡语:作者通过这些意象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2.自选角度品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预设: (1)写法:以动衬静 这两句描绘的是江南初夏(梅雨季节)夜晚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以闹衬静,烘托出单调、寂静的气氛,为下文写诗人约客不至时的心情作了铺垫。 (2)炼字:叠词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 “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叠词营造的意境:黄梅时节,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家家雨写出了天气特征,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诗人心情异常恬静安详。“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3.品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预设: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随便拿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敲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直把灯花震落下来。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2)思考讨论:有人评价此句,故著一“闲”字诗人心境全出,品味全出,怎不令人赞叹!“闲”是闲得无聊,还是闲得自在,悠闲、闲适 预设: ①闲是闲得无聊: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焦灼、怅惘、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