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综合测试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亚洲和亲会”等地区性的革命联盟组织,定一国爆发革命,其他会员国应竭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一战后,北非摩洛哥里夫起义的领导人呼吁“让我们同东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决胜的打击”。这说明( ) A.世界性革命洪流已经形成 B.民族运动的斗争水平提高 C.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传播 D.世界殖民体系已走向瓦解 2.苏联在某个时期实施“新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恢复集中领导的部门管理制度,并兼顾地区管理的原则;利用价格、信贷、奖金等经济杠杆刺激企业改善管理 支持发展个人副业等。”属于这次改革的措施是( ) A.允许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 3.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批评法国之声固然有之,但赞美之声也不少。达拉第自慕尼黑返回时曾受到鲜花和掌声的欢迎,社会党领袖勃鲁姆在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报》上写道:“在法国,没有一个男人,也没有一个女人会拒绝对张伯伦先生和爱德华·达拉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现在人们又可以享受到秋日阳光之美了!”材料反映了( ) A.法西斯国家放弃了侵略扩张政策 B.人们追求和平与安全的愿望已经实现 C.民众没有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弊端 D.法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4.1918年初,列宁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把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转入战时轨道,并意图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1921年初他强调:只有通过“过渡阶梯和中间环节”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俄( ) A.内忧外患难以解决 B.国内战争愈演愈烈 C.经济形势持续恶化 D.国家工作中心调整 5.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下列事件有助于认识这一观点的是( ) A.国联实行全体一致的决议原则 B.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风起云涌 C.德国海外殖民地区的重新瓜分 D.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 6.1920年,苏维埃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办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次年,政府下令允许私营企业雇工20名;随后又下令把20人以下的国有化小企业归还原主。这些举措( ) A.改变了苏俄的经济基础 B.意在打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C.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 D.缓解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7.美国记者约翰 里德以十月革命亲历者的身份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叙述了革命从不被理解,到最终获得工农兵联盟支持的过程。1919年,列宁为该书作序,他还希望这本书译成各国文字,发行千百万册。列宁意在( ) A.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B.改善苏俄面临的国际环境 C.宣传社会主义革命思想 D.解释俄国发生革命的原因 8.下表为1912—1913年中国和英、美、德、法、日等国货船缴纳上海海关税额占比(%),其中②代表的是( ) 年份 ① ② ③ ④ 美国 中国 其他 1 912 5 4.8 1 9.4 8 .1 2 .8 0 .8 9 .1 5 .0 1 913 5 4.1 1 9.2 8 .7 2 .8 0 .5 9 .5 5 .2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9.下图为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在1921年12月发表的漫画《华盛顿们(“我们用我们的小斧子砍的”)》。作者意在( ) 金考卷画面中自左至右三个人物分别代表英国、日本和美国,他们携手砍到了代表“海军军备”(NAVY COMPETITION)和“太平洋竞争”(PACIFIC RIVALRY)的树木 A.希冀大国真心缓和远东局势 B.表达对亚太国际秩序的不满 C.揭示新秩序不可能带来和平 D.讽喻列强间复杂的利益纷争 10.1921年,美国的一些劳动组织成立了“苏俄之友协会”,该协会的宗旨是在美国传播苏俄的真实消息,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