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40375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55017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ppt,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泊秦淮 杜牧 新 课 导 入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是在哪个省?在古代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在六朝时十分繁华,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明确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 2.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诗句的炼字之妙。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 ,号 ,汉族,京兆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代诗人。 杜牧人称“ ”,以别于杜甫。与 李商隐并称“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等。 “大李杜”指: 和 。 牧之 樊川居士 唐 李白 杜甫 小杜 小李杜 本诗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卷网-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当时,唐王朝国势衰微,藩镇拥兵自固,边患频繁,人民生活异常困苦。但统治阶级还在纵情声色,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南京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看到秦淮河畔浮靡豪奢的景象,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朗读诗歌,读准节奏和情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笼罩。 理解诗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歌女。 怨恨,仇恨。 尚,还,仍。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还在对岸的酒楼里唱着《玉树后庭花》。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烟月朦胧的秦淮河两岸夜景图(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1.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诗句中的两个“笼”字有何作用?(修辞、炼字) 激情展示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运用南唐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借古讽今,表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批评了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激情展示 写景———朦胧、冷寂 叙述———时间、地点 抒情、议论———借古讽今、忧患意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主旨 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的见闻和感受,借古讽今,讽刺了那些不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1.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 (1)诗中描绘了一幅迷茫、冷落景色的诗句是哪两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而无比忧愤的诗句是哪两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达标测评 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