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拍,二段体结构,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三年级下册学生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积累大量歌唱作品,在识读乐谱、听辨音色、律动表现上都有了一定提升,具备本课的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二年级升上来还不能马上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节拍都知之甚少,如果按照较次啊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会感到困难;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能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起到美育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开展以春天为人文主题教学,学唱并表现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在教学活动中立足素养、深度学习,启发学生模拟春天的声音,合作探究春天的声响,掌握八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并通过模拟声音感受春天,能够通过学习想象相应颜色,从而达到学科融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在丰富的音乐创意活动中充分表现春天的美,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模拟春天中大自然的声音、朗诵春天的古诗,抒发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聆听、学唱歌曲、歌词节奏朗读、合作探究春天声响等音乐活动,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认识并掌握八分休止符。在演唱《春天举行音乐会》可加入小乐器和纸张的编创活动,通过不同方式来表达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认识八分休止符,体会作品表现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 能熟练的掌握八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摇铃、鼓、双响筒、沙锤、彩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律动,跟着伴奏进行律动。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1 33 33 53 03 53||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潜移默化感受歌曲旋律,并练习难点节奏的=】 二、学习新知 1.师: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有很多美丽的景色,那你会看到什么景色,听到春天里怎样的声音呢? 生回答 师:动听的声音在春天汇聚成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让我一起去听听春天举行音乐会吧! 2.初听歌曲 师:这场音乐会给你怎样的感受呢?用几拍子演奏的? 情绪:欢快的 节拍:四二拍 强弱规律为:强弱 【设计意图:通过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3.复听歌曲(教师跟伴奏范唱,并做动作) 师:这场音乐会来了很多音乐家,你们听听他们都是谁? 师:春雨、春风、春雷、春水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找到歌曲中四位主角,为了解决歌曲难点】 4.再次聆听 这四位小音乐家他们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生:春雨唱歌滴答滴答 春风弹琴沙沙沙沙 春雷打鼓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啦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再次对声音加深印象,更好的掌握节奏】 5.读歌词 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读完春雨和春风讲解八分休止符。 教师读春雷,春雷的声音不同了,你仔细听有什么不一样?(越来越强了) 生练习 教师读春水,听听有什么不同(越来越弱) 【设计意图:通过读歌词了解八分休止符的作用,以及声音的强弱对比】 6.师生合作读谱 完整读歌词,师读前生读后(跟音乐加动作) 7.师唱A段旋律 师:刚才这段音乐就是由这些可爱的音符宝宝组成的,但是有四个音符宝宝走丢了,请你们帮他们找回家。 师唱前半句,弹后半句,让学生在四个选项中找到。 第三句和第四句讲解上下行。 完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