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47877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0-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85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经济,学年,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练习 一、单选题 1.1983年,第一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沈阳宣告成立。到第二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人才服务机构。1989年,人事部明确提出要加快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建设。这些改革旨在( ) A.缓解就业压力 B.开发人力资源 C.促进经济发展 D.深化体制改革 2.下表是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构成情况。据此可以发现,这一时期( ) 国家 出口 进口 制成品所占比例% 原料、食品所占比例% 英国 77.9 74.4 德国 63.7 84.4 法国 60.8 80.3 美国 32.0 76.7 俄国 5.6 65.9 日本 29.2 82.5 A.原有国际贸易格局难以维系 B.德国与法国工业化程度相当 C.美国经济优势已经趋向消失 D.俄国日本贸易结构基本相同 3.1942年,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必须服从人类命令、必须保护自己的三原则,1985年他增加了第零定律,即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整体利益不受伤害。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应通过儒家忠、恕、仁的道德原则,来构建机器人的道德伦理。据此可知,人类探索与机器人之间的道德准则( ) A.有利于引导科技伦理的良性发展 B.源于冷战时期科技毁灭人类的忧虑 C.说明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持续蔓延 D.体现多元文明聚焦世界发展与安全 4.受“三角贸易”的刺激,非洲人之间也为获得奴隶而相互劫掠,以致发生村与村、部落与部落或土邦与土邦之间的战争,这导致了非洲族群多如牛毛的局面。这表明“三角贸易”( ) A.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B.加深了非洲族群的隔阂 C.推动了非洲的民族交融 D.造成非洲人口大量丧失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2000—2023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平均增速达5.2%,远超发达国家平均值。阿富汗、伊拉克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则陷入低增长,发展近乎停滞。这表明( ) A.新兴经济体主导全球经济发展 B.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 C.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陷入衰退期 D.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贫富差距 6.下面为美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表(部分),造成1973年后数据比率下降的因素有( ) 时间 工业年均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 1948—1973年 4.6% 3.3% 1973-—1978年 2.5% 1.4% ①石油危机和经济“滞胀” ②国际贸易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③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交织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G20峰会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主平台。2024年,习近平主席在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全球治理机构改革”议题讲话中,倡导二十国集团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金融、贸易、数字、生态环境等领域凝聚国际共识。这反映出中国( ) A.开始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B.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发展利益 C.以二十国集团作为外交的核心 D.积极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8.1957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共19个国家(地区)的1223人参展,1972年第32届时则吸引了82个国家(地区)14598位客商参展。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形成 B.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 C.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9.据统计,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粮食产量相比战前的1940年也有较大幅度下降。一位苏联农民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辛苦劳作,但收获却很少,生活依旧困苦。”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失误 B.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裁 C.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局限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10.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直接雇佣失业者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并规定其薪资不得低于私营部门标准;至194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