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结合实例,描述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操作,分析并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分析并思考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的重要性。(综合思维) 素养目标 运用地形图、地貌景观照片等资料,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区域认知) 分析并说明黄土高原特色地方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黄河上游、中游、下游河水的颜色 有什么不同?黄河中游的水为什么浑浊一些呢?黄河中游的水能变清吗? 情境导入 认识黄土高原位置与自然特征 环节一 阅读教材P80-81内容及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自 主 学 习 位 置 和 范 围 40°N 34°N 103°E 114°E 北温带 经纬度位置: 34°N~40°N 1 103°E~114°E 2 中纬度 海 陆 位 置 黄土高原 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位于北方地区; 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位 置 和 范 围 相对位置: 太 行 山 脉 长 城 乌 鞘 岭 秦 岭 东起: ; 西至: ; 1 2 北起: ; 4 南抵: ; 3 太行山脉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位 置 和 范 围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陕西省 河南省 山西省 青海省 1 2 甘肃省 3 宁夏回族自治区 4 内蒙古自治区 5 陕西省 6 山西省 7 河南省 地 形 地 势 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 地形以高原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 气 候 特 征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寒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最大深度超过300米,这些厚厚的黄土从何而来呢? 探究学习一 风吹来的黄土 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 平坦高原面耕地 长条形 孤立的黄土丘 弱 侵蚀程度 强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与危害 环节二 实 验 活 动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地表植被覆盖状况(有植被和无植被)、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地形坡度(陡坡和缓坡)、土质状况(沙土和黏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总结归纳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书架、矿泉水瓶、水、杯子、不同土质、夹子、标签。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变量:降水 降水强度小 降水强度大 降水强度小 降水强度大 水 土 流 失 原 因 分 析 延安降水量图 自然原因 ①降水特征(气候): 黄土高原: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01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变量:植被 自然原因 ②植被特征: 黄土高原: 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缺少植被保护 01 水 土 流 失 原 因 分 析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变量:土质 静置2小时后 活动探究二: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 ③土质特征: 黄土高原: 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 01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变量:坡度 缓坡 陡坡 自然原因 ④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 地形坡度大; 地势起伏大。 01 水 土 流 失 原 因 分 析 实验总结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水土流失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植被稀疏 坡度陡峭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探究学习二 人为原因 02 开发历史久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毁林开荒 植被 破坏 水 土 流 失 原 因 分 析 总结:水土流失的危害 1、沟谷加深,土地更加破碎,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减产。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积下游河床、水库,形成“地上河”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