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6.2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能在媒体上看到气象灾害预警。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预警通常设置蓝、黄、橙、红四个级别,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 台风预警级别 闯关前 能量加油站 能量储备—收集知识小锦囊 知识小锦囊①———自然灾害的分类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象 灾害 地质 灾害 干旱 洪涝 寒潮 台风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知识小锦囊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 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的自然灾害 同一时间 出现多种自然灾害,不同灾害会连续发生 同一地点 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同一灾害 知识小锦囊③———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 台风 带来 强降水 引发 洪水 山区洪水 引发 泥石流 地震 引发 滑坡 崩塌 闯关中 生存大挑战 第一关———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很强,因此位于灾害高发区的人们,需要提前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安全撤离线路、临灾撤离信号等。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 一、地震的避防 (1)地震发生前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出现灾害时用于人员疏散和避难,并具有一定生活服务设施的场所。 通常应急避难场所会选址在空间宽阔,方便人群集合的地方,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和露天停车场等。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同时,还需要做好必要的防灾物资储备,如地震应急包等。此外,还应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 地震应急包 一、地震的避防 可以通过辨识一些地质灾害的征兆、做好应急准备。 地震逃生 (2)地震发生时 灾害发生时,应保持沉着冷静并根据环境选择正确的逃生线路与方式。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如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外逃时注意用被子、枕头、安全帽等护住头部。室内安全地点有: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承重墙旁(注意避开外墙)。 在家中地震逃生 1.在家中 听从老师安排,室内学生不撤出,室外学生不要回教室,就近“蹲下,掩护、抓牢”。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 在学校发生地震时蹲在课桌下 2.在学校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不要涌向出口,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空调等悬挂物,以及商店中的玻璃门窗、橱窗、高大的摆放重物的货架。就近“蹲下,掩护、抓牢”。地震后听从指挥,有秩序撤离。 在火车站时发生地震有序逃生 3.在电影院、体育馆和商场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驾车远离立交桥、高楼,到开阔地,停车注意保持车距。乘客应抓牢扶手避免摔倒,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 4.在车内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避免家人走失,照顾好老人和儿童。 5.在开阔地 地震后受损的房屋 地震后则应尽量远离灾害区域,避免二次受灾。 (3)地震发生后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1.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中央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如财政投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等,以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对倒损房屋的家庭给予适当补助。 2.基础设施重建:包括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 震灾后重建 政府会采取哪些灾后重建措施?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3.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对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进行恢复重建。 4.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对教育、卫生、基层政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 5.工商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中央财政对国资委管理的中央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黑水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