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课堂训练 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是上的两个动点,是线段的中点,若,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的顶点,,其内切圆圆心在直线上,则顶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 3.已知圆,是圆上的两个动点,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4.已知点,若点满足,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5.已知函数,平面区域内的点满足,,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6.在平面内,两定点,之间的距离为,动点满足,则点轨迹的长度为( ) A. B. C. D. 7.已知动点在圆上移动,点,则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8.在棱长为 的正方体中,点在正方体内包含边界运动.若直线与所成角为,则动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 A. B. C. D. 9.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是该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线段中点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10.已知半径为的圆经过点,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1.已知半径为的圆经过点,则其圆心到原点的距离最小值为( ) A. B. C. D. 12.若动点到点与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则点的轨迹为(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圆 13.已知点的坐标为,动点满足,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4.已知为一动点,且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5.直线过定点与圆交于、两点,则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16.已知向量满足,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7.若曲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 18.已知点,直线被圆所截得弦的中点为,则的最大值是 . 19.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则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本小题分 已知在中,,,求: 直角顶点的轨迹方程; 在的条件下,直角边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21.本小题分 已知在复平面内,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求点所对应的复数 若复数满足,则复数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因为中点为,又,所以, 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 其轨迹方程为. 故选C. 2.【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属基础题. 根据图可得:为定值,利用根据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为焦 点,实轴长为的双曲线的右支,从而写出其方程即得. 【解答】 解:如图设与圆的切点分别为、、, 则有,,, 所以. 根据双曲线定义,所求轨迹是以、为焦点,实轴长为的双曲线的右支右顶点除外, 即、,又,所以, 所以方程为. 3.【答案】 【解析】解:设的中点为,因为, 所以, 所以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 所以, 故选D. 4.【答案】 【解析】解:令 , 由 ,可得 , 可得点 的轨迹方程为 ,其中圆心 ,半径为. 而直线 过定点 , 故距离的最大值为 . 故选D. 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由题可知点满足的范围条件,作出不等式表示出的图形,数形结合求解即可. 【解答】 解:由得: 即为, 即为, 由以上两个不等式作出所对应的平面区域: 平面区域内点满足且, 则点满足的区域即为图中阴影部分, 则的面积为. 故选D. 6.【答案】 【解析】以所在直线为轴,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令, 设,则,化简得,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