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757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205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七年级,法治,道德,初中,学年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第一课时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阐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重 点 阐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教材连线·开卷有益】 知识点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 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 2.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 。 知识点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1)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 。 (2)“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 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 。 2.崇德向善、 的社会风尚。 (1)请解释“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含义。 (2)中华民族自古就有 、 的优良传统。 (3)不断向 、 、 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1)请解释“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含义。 (2)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 、 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3) 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4.天下兴亡、 的担当意识。 (1)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应该怎么做? (2)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和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预习小测·大有裨益】 1.《人民日报》发文称:“继有明星脚踩高铁桌板后,又有明星脚挂飞机座椅。光环有多璀璨,不当行为就有多刺眼;粉丝有多爱慕,失望就有多沉重。”这篇文章警示我们 (  )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明辨是非  ③少做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  ④要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秀祥,4岁丧父,他的母亲生活也无法自理。他自幼就挑起家庭重担,高考后“千里背母上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大山,成为深山学子的“引路人”,他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对此,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  ) A.他意志坚强,用成就践行着见贤思齐的道德风尚 B.他孝老爱亲,用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他诚实守信,用生命诠释了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D.只有回到大山教书育人,才能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2024年6月1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他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和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从“时代楷模”徐利民身上,我们看到了 (   ) ①诚信友善的传统美德  ②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  ③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④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主题探究·同道相益】 探究: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情境1: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传统美德,可是有人却说”摘一个‘无主之梨’也没什么大不了?请你针对这一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境2:播放视频《2024年12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 问题:(1)六尺巷中的主人公具有 的美德。(2)结合社会生活例子,小组讨论:六尺巷的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