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整体构思: 七下第五单元主题是“生活哲理”,所选诗文都浸透着作者的丰富情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思考,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井冈翠竹》和《紫藤萝瀑布》为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外国诗二首》第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以劝告的口吻,热情坦率地表达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二篇《未选择的路》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意象,用象征手法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带有普遍意味的生活哲理寓于个人化的经历之中;《古代诗歌五首》选编了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等人的诗作,诗人们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世界的感悟。这些文章多通过状物绘景来言志抒情(作者对寄寓了情感、志趣的“景”或“物”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描摹,而这些描摹是建立在对“景”“物”熟悉的基础之上),这些描摹的语言是本单元语言赏析的重点。学习本单元,还要注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拟定为“物我两相生情志两相融”,共分四个课段,共计10课时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第一课段整体感知,聚焦“物我关联”,阅读《井冈翠竹》《紫藤萝瀑布》,梳理两文中“井冈翠竹”“紫藤萝”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对比两篇散文的“物我关联”方式,单篇教学加上多文本教学共安排3个课时;第二课段,探究辨析写作手法,多角度进行《紫藤萝瀑布》、《外国诗两首》《古诗五首》的多文本阅读,探寻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写作手法的异同,共安排4个课时;第三课段,语言品读和写作训练。核心任务是“一物一世界”主题创作。精读《井冈翠竹》《紫藤萝瀑布》中写景段落(如对“毛竹”描写中“词语、句式、修辞的运用”、如对紫藤萝花描写中的“通感、情景交融、比喻拟人的运用”),并进行仿写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简明”训练。具体是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物(如植物、动物、自然现象),通过观察与联想,完成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或诗歌,要求语言简明、物我关联紧密,写作完之后根据写作量表进行自评和互评;在此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作品直至满意,利用周末时间给文字配上图片和音乐,在课堂上展示。共安排4课时。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结合散文和诗歌体裁的不同特点,重点是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思和哲理,激发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重点要把握作品所状之物,所绘之景的特点和作品抒发的情致,并理解其中的关联,深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多角度辨析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写作的要求上,是了解语言简明对于表达的作用,借鉴课文的写法,运用托物言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分析“物象特征”与“作者情志”的关联,掌握托物言志的创作逻辑。 2.比较阅读与手法辨析:对比散文、古诗、外国诗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异同,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 3.品读语言与写作实践:赏析写景状物的精妙语言。学习类比联想与形象描摹的方法。 4.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总结、使用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段:整体感知,聚焦“物我关联” 【教学文本】《井冈翠竹》《紫藤萝瀑布》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两篇现代文文本的作者及文章写作目的、背景等。 2.利用早读时间,通读当日学习课文,识记、积累两篇散文的字词。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教读《井冈翠竹》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井冈翠竹”写了哪些内容; 2.体会“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把竹子和井冈山的人、历史、现实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 导入及教学铺垫: 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