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物候(hòu) 农谚(yàn) 翩然(piān) 孕育(yùn) B.褶皱(zhě) 追溯(shù) 蟾蜍(chú) 陨石(yǔn) C.骨骼(gé) 缄默(xián) 迁徙(xǐ) 雾霭(ǎi) D.喧嚷(rǎng) 凋零(diāo) 沙砾(lì) 龟裂(guī) 2.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萌发 草长莺飞 消声匿迹 花香鸟语 B.俯冲 冰天雪地 物竟天择 毫无疑问 C.潮汐 安家落户 五彩班斓 目空一切 D.山麓 悬崖绝壁 偷偷摸摸 束手无策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B.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C.湛蓝的海,洁白的云,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D.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B.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是因为岩石在被破坏和重新生成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记录的缘故。 C.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D.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5.判断下列句子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_____ (2)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_____ 6.“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3分)( ) A.说明 拟人 比喻 B.叙述 拟人 比喻 C.描写 拟人 对偶 D.抒情 比喻 拟人 7.(2017湖北黄冈中考)在天堂寨旅游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右面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们快去看看。”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并对他做出些提醒。(3分) 答:_____ _____ 8.(2014福建福州中考)综合性学习。(8分) (1)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答:_____ 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 1914年,成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_____ _____ (3)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_____ _____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2017江苏徐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7分) 5G≠4G+1G 喻思娈 万物互联,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稳定的网络来支持,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向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