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物的进化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024泰州中学一模)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测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研究不同地层的古生物化石可以推测生物进化的路线,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B. 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这否定了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C. 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差异只有3%,这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D. 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这属于胚胎学证据 2 (2024南京江宁高级中学期末)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将某桦尺蛾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a、b两个区域,a地是煤炭工业重镇,b地是闭塞的山区,数年后抽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区域 SS/% Ss/% ss/% a 80 18 2 b 2 8 90 A. a地S基因的频率为89%,b地S基因的频率为6% B. a地的大部分s基因突变为S基因,故S基因的频率升高 C. 从上述材料可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 从上述材料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3 (2024黑龙江名校期末)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 B.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之间表现为协同进化 C.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能协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 D. 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 4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群中某基因的突变率 B. 基因频率就是某种群的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 C. 某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D. 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2 5 (2024毕节期末)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5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5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 )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 278 14 8 170 30 A. 5.2% B. 6% C. 7.5% D. 20% 6 等位基因(A/a)位于某种昆虫的常染色体上,该种昆虫的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a 基因的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 B. Ⅰ、Ⅱ、Ⅲ分别代表 AA、Aa、aa 的频率 C. 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D. 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等 7 (2024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校考)生态廊道能减小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廊道开通前后某铁路东、西两侧的田鼠种群的基因型频率(鼠群毛色受等位基因 A/a控制,灰色对棕色为显性),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地点 开通生态走廊前 开通生态走廊后 路东 路西 基因型 AA 400 100 600 Aa 300 300 600 aa 300 600 800 A. 开通生态走廊前,灰色鼠较适合在路东生存 B. 开通生态走廊前,路西侧a的基因频率为 0.75 C. 开通生态走廊前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变,故路两侧的田鼠种群没有进化 D. 生态走廊的开通突破了地理隔离,有利于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8 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 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 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 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9 (2024扬州阶段考)下列关于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于一个物种的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