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88809

8 土地的誓言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8216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土地,誓言,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东北沦于日本的铁蹄之下,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 时隔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年代,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民依然无家可归。 作者故作此文。 创 作 背 景 端木蕻(hóng)良,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短篇小说《风陵渡》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为世人所流传。 《闽南日报》2002年10月9日吴桂玲所写的短文《战争与作家的笔名》,里面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曹汉文为了掩人耳目,避免遭到迫害,所以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的笔名”。 端木蕻良是30年代中期“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之一,这一流派都是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年轻作家,如萧红、萧军等。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在作品中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相结合,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振奋人心。 挚痛 hóng 谰语 lán zhì 嗥鸣 háo 蕻良 yín 呻吟 泛滥 làn 怪诞 dàn 亘古 ɡèn 污秽 měnɡ 污秽 huì huì 辘辘 lù 蚱蜢 qì 默契 炽痛 chì 斑斓 lán 丰饶 ráo 3.字词读音 挚痛: 嗥鸣: 斑斓: 谰语: 亘古: 污秽: 怪诞: 默契: 诚恳而深切。 (野兽)大声嚎叫。 灿烂多彩。 没有根据的话。 远古。 肮脏的东西。 荒诞离奇,古怪。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4.词语解释 田垄: 泛滥: 标直: 族系: 蚱蜢: 耻辱: 丰饶: 田埂,用来分界并蓄水。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笔直。 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 昆虫,像蝗虫,常生活在一个地区,不向外地迁移。危害禾本科、豆科等植物,是害虫。 富饶。 名誉上所受到的损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 夭 铺陈,用来强调,就是诗经中的“赋”。直书其事, 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 铺陈是辞赋的基本创作方法。散布式、段落式、 递进式、并列式为辞赋的四种铺陈方法。 认识铺陈 散布式的铺陈方法是指把同一内容的诗句或诗节,散布 在整篇作品中。 段落式的铺陈方法是指作品中用一个诗段或自然段落描 绘某一个主题。 递进式的铺陈方法是指整篇作品或整个段落在铺陈时, 采取层层递进的描述方法,具有纵向性。 并列式的铺陈方法是指全篇作品或整个段落从各个不同 方面进行描绘的方法,具有横向性。 这篇课文只分了两段,读起来很累,如果要你重新划分 第一自然段,你认为如何划分合适?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 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 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嚎鸣和皮鞭滚 落在山涧的脆响;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 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