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7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积累 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倨傲(jū) 佯为(yánɡ) 传舍(zhuàn) 左右皆靡(mǐ) B. 缪贤(miào) 睥睨(nì) 列观(ɡuān) 引车避匿(nì) C 汤镬(huò) 盆缶(fǒu) 诀别(jué) 肉袒负荆(tǎn) D. 渑池(miǎn) 不怿(yì) 不肖(xiāo) 刎颈之交(wě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C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 窃计欲亡走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相如前进缶 B.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 明年复攻赵 D. 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左右欲刃相如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且庸人尚羞之 ④宁许以负秦曲 ⑤臣请完璧归赵 ⑥乃使从者衣褐 A. ①⑥/②④⑤/③ B. ①④/②③/⑤⑥ C. 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5. 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何以知燕王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会于西河外渑池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 ①⑤⑧/②④/③/⑥⑦ B. ①⑤⑥/②③/④⑥/⑦⑧ C. 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D. 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6. 下列对文本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 《史记》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其中“本纪”是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的。 C. “布衣之交”是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刎颈之交”是说朋友患难与共,刎颈不悔,指生死之交。 D. “九宾礼”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文中指九傧排列在殿中,依次传呼,接引蔺相如上殿觐见本国国君。 7. 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六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历史,不是“天”的意志史,于是以“绍圣《春秋》”为使命的司马迁抛弃了孔子既定的历史纪年法———编年体,而改用纪传体。这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他对那冰冷的历史巨轮投以轻蔑的一哂,然后满怀慈悲地去关心轮子下的那些泣血的生灵,从而,我们看到,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溃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1)历史纪年法的史学观:_____ (2)人学的史学观:_____ 阅读 鉴赏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8-12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