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98220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10-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1880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历史,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多样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哪一选项最能体现阿拉伯文化对多元文明的融合与创新 ( ) A.将印度数字符号改进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至欧洲 B.伊斯兰教深刻影响社会规范、法律、节日和日常礼仪 C.翻译古希腊哲学与科学著作,推动“百年翻译运动” D.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汇集波斯、印度、希腊等地的学者 2.下图可用来说明8世纪中期( ) A.东西方文化交流加深的原因 B.阿拉伯帝国侵略扩张的危害 C.伊斯兰文明对世界贡献巨大 D.世界文明古国彼此往来增多 3.卢浮宫藏有一件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文物———戈贝尔·艾———阿拉克刀柄(象牙制)。其正面上方雕刻着一名成年男子双臂搏击两头狮子的图案,男子连鬓蓄须、头系宽边发带、上身赤裸、下身着过膝长袍的形象,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遗存中的“英雄斗兽”主题及人物造型高度相似。这件文物的发现表明( ) A.古埃及王权借助西亚艺术形式强化权威 B.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文明存在双向互动 C.苏美尔文明对埃及文明形成具有主导性 D.武力征服是早期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4.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乌鲁克某遗址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300~公元前3000年的楔形文字泥版残片共计5000余块。这些文字已经构字有法,用字有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与2000年后的中国商朝甲骨文在造字之法和用字之道上颇为契合。由此可推知( ) A.西亚的文明高于东方文明 B.文字的发展渐趋抽象简化 C.农业的发展促使文字形成 D.文明进程具有相似性特征 5.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以精确方位与巨石堆砌展现了高超的天文观测水平;《亡灵书》记载“尼罗河赐予黑土,奥西里斯主宰丰饶”,将农耕周期与“冥界审判”结合。莎草纸文献《阿蒙颂歌》称法老为“荷鲁斯化身,土地之主”。由此可以看出古埃及( ) A.官僚体系完善 B.王权世俗化 C.敬畏自然规律 D.土地私有化 6.随着埃及考古的进展,古埃及的早期历史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温静、黄庆娇两位埃及学学者,走遍埃及,探访古迹,并整理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撰写了《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一书。下列文明成果中,该书会重点涉及的是( ) A.哲学和戏剧成就突出 城邦政治 B.《摩诃婆罗多》 种姓制度 C.书写材料莎草纸 象形文字 D.《吉尔伽美什》 楔形文字 7.12、13世纪,古罗斯王公的权力受到市民大会和大土地占有者的限制,国家事务实际上由两者决定。金帐汗国建立后,金帐汗从古罗斯王公中挑选一人,颁发“敕令”(也称“封诰”),代替金帐汗管理罗斯各公国,收取贡赋。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逐步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 B.开启了欧亚大陆的民族交流 C.弱化了罗斯地方自治能力 D.增强了罗斯政治的专制成分 8.10世纪前,东正教已在基辅罗斯传播。随着东正教的传入,十字架平面与半球形穹顶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建筑在罗斯地区广泛建立,民间建筑也仿照这一风格。但“在北方,为了抵御恶劣的天气,厚厚的墙壁、小窗户和陡峭的屋顶也特别流行。”这说明基辅罗斯( ) A.引进并改造外来文化 B.维系文化的本土特色 C.与欧洲国家交往频繁 D.宗教文化的积淀深厚 9.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4—前483)认为宇宙的演变就像火一样不断地燃烧,熄灭,再重新点燃,循环往复。他还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来强调宇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由此可见,此时的希腊哲学( ) A.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 B.偏向于主观唯心主义 C.为城邦政治变革服务 D.带有一定的辩证色彩 10.7~8世纪后,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和民众仍以“罗马人”自称,但希腊语逐渐取代罗马帝国时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