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3402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日期:2025-11-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4129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学年,-2025-2026,教学设计,道路
  • cover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工农武装割据,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的斗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1.重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红军长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右图是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与中国历史上哪个政府有关?该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当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宁汉合流”的含义?南京国民政府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自主学习 (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统一全国: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炸死。1928年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建立后,民族工业是如何在夹缝中发展的? 自主学习 (1)民族工业的发展: 条件:a、国民政府建立,兴办实业热情提高; b、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新兴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的压迫: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民族工商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南昌起义是如何发生的?其意义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决定武装起义。 (2)经过及意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撤出南昌,南下广东,遭敌人围攻而失败。起义军一部分,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八七会议是如何召开的?其内容如何?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