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3408

第0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日期:2025-11-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1061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学年,2025-2026,答案,导学案
  • cover
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导学案 唯物史观 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时空观念 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 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资料,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 家国情怀 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 1.重点:两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两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联系 基础认知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与“汉承秦制” (1)建立:公元前___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_____。 (2)“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_____,史称“_____”。 (3)郡国并行制:地方行政制度采取_____体制。刘邦分封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_____。不久,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又陆续分封了一批_____。这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____。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_____。但叛乱不得人心,3个月内即被平定。 2、“文景之治” (1)背景:西汉初立,社会残破,汉初统治集团吸取_____的教训。政治上尊奉_____思想。 (2)政策:“_____”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_____。 (3)作用: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_____,社会稳定,史称“_____”。 二、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 1、条件:经过60余年的_____,西汉_____。雄才大略的_____积极有为,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措施: (1)对内: ①政治上:颁布“_____”,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这一措施成功分解了_____的势力。加上采取其他一些打击手段,诸侯王势力逐渐衰落,不再对中央形成威胁;加强皇权,削弱___权力,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____;建立以_____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____,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_____;任用___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②经济上:改革币制,将_____收归中央;实行____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_____,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_____,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③思想上: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____。设_____,儒学上升到经学。至此,百家学说虽未完全消失,但儒学_____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_____。 (2)对外: ①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_____。汉武帝任用____、_____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汉在河西走廊设4郡。自汉武帝至昭帝、宣帝时,匈奴势力被逐出西域。汉宣帝时,在_____设_____府,统一管理西域。 ②为配合_____,汉武帝募遣____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_____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_____。 ③汉对_____和_____地区,控制也比以前更加稳定。经过汉武帝的经营,大一统国家得以巩固加强。 三、东汉的兴衰 1、西汉灭亡 (1)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_____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9年,外戚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___,西汉灭亡。 (2)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_____,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_____更加激化。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____、_____等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