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0502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2297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
  • cover
(课件网) 阿长与《山海经》 ——— 鲁 迅 本文节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这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 《朝花夕拾》记人散文三篇: 《藤野先生》记师恩, 《范爱农》记友情, 《阿长与〈山海经〉》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资料助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以“鲁迅” 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而已集》 《且介亭文集》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 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 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 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 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 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 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 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 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一.给下列字注音 保姆( ) 憎恶( ) 倘使 ( ) 絮说 ( ) 福橘( ) 菩萨( ) 搁( ) 骇(  ) 掳( ) 灸( )疮疤( ) 诘问( ) 惧惮( ) 惶急(    ) 霹雳( ) 震悚( ) 烦琐( ) 粗拙( ) 干戚( ) 诗画舫(   ) 孤孀(     ) mǔ zēng wù tǎng xù jú pú sa gē hài lǔ jiǔ chuāng bā jié jù dàn huáng pī lì sǒng suǒ zhuō qī fǎng shuāng 二.解释词语 憎恶: 惶急: 烦琐: 空前: 骇 : 掳 : 深不可测: 诘 问: 惧惮: 咒 骂: 聚族而居: 疏懒: 震悚: 怨恨: 粗拙 : 霹雳: 憎恨、厌恶。 惊慌急迫。 繁杂、琐碎。 前所未有。 惊吓。 把人抢走。 形容极其深奥。 追问、责问。 害怕。 原指强烈的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极大震撼。 恶毒地骂。 同一家族聚在一起居住。 懒散而又不惯受拘束。 粗糙、低劣。 因恐惧而颤动。 强烈的不满或仇恨。 渴慕: 渴求羡慕。 hài lǔ jié zhuō zhòu 本文共3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7):阿长与我的几件趣事。 第二部分(18~28) :阿长给我买《山海经》。 第三部分(29~30):对阿长的怀念和祝愿。 第一层(1~5):阿长的身份及粗俗的性格。 第二层(6~11) :阿长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第三层(12~17):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第一层(18~20):“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由。 第二层(21~28):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 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1、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称呼的由来。 2、阿长不好的习惯 { ①喜欢切切察察 ②“大”字形的睡相 3、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4、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 5、为我买《山海经》。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社会地位低下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 “我”有时叫长妈妈为“阿长”表现了什么? 当“我”憎恶她时,叫她“阿长”, 表现了儿童天真的性情。 问题探索: 长妈妈有什么不好的习惯? ①喜欢“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不大佩服 ② “大”字形的睡相 不拘小节 研读1~5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憎恶、讨厌 阿长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 的规矩?从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 看出阿长的什么性格特点? 勤劳淳朴、真诚善良、 关心爱护我,落后而愚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