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3124

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4142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庄子,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怒”“志”“其”“安”“循”等易考文言词语。(重点) 2.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把握课文大意。(重点) 3.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难点) 4.感悟庄子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内篇中的《逍遥游》。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生活的年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使庄子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心境里寻求解脱。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朗读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háo tiáo 朗读课文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一种白色小鱼。 悠闲自得。 疑问代词,怎么。 读懂课文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 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朗读课文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固然。 本来。 完全,完备。 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疑问代词,哪里。 已经。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出下文。 朗读课文 【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赏析课文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即“人乐鱼亦乐”。这符合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赏析课文 2.指出下面两句话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赏析课文 第(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第(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赏析课文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