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3838

1.5 数学归纳法同步课时作业 (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5690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数学,高二,第二,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1.5 数学归纳法 同步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项是,公差是d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时,假设当时,公式成立,则( ) A. B. C. D. 2.已知,则对,( ) A. B. C. D. 3.若,则对于,( ) A. B. C. D. 4.已知数列1,,,,…,则数列的第k项是( ) A. B. C. D.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到左边需要添加的项是( ) A. B. C. D.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由的假设证明时,如果从等式左边证明右边,则必须证得右边为( ) A. B. C. D. 7.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一步应证明下述哪个不等式成立( ) A. B. C. D.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从到”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 A. B. C. D. 9.已知命题及其证明: (1)当时,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假设时等式成立,即成立,则当时, ,所以时等式也成立. 由(1)(2)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等式都成立。经判断以上评述( ) A.命题、推理都正确 B.命题不正确、推理正确 C.命题正确、推理不正确 D.命题、推理都不正确 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的假设证明时,不等式左边需增加的项数为( ) A. B. C. D. 1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当递推到时,不等式左边( ) A.增加了一项 B.增加了两项 C.增加了两项,但减少了一项 D.以上各种情况均不正 二、填空题 12.已知点是抛物线上动点,是抛物线的焦点,点的坐标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 1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一步应验证的不等式是_____. 14.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从“”变到“”时,左边应增乘的因式是_____. 1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则从到 时左边应添加的项为_____. 三、解答题 16.(例题)设x为实数,且,,n为大于1的正整数,记数列x,,,…,,…的前n项和为,试比较与nx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17.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计算,,,由此推测计算的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18.已知数列满足,前n项和. (1)求,,的值; (2)猜想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试写出数列的任意前后两项(即,)构成的等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0.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假设当时,公式成立,只需把公式中的n换成k即可,即. 故选:C 2.答案:A 解析: . 故选:A. 3.答案:D 解析: , , 所以, 故选:D. 4.答案:D 解析:由已知数列的前4项:1,,,,归纳可知该数列的第k项是一个以1为首项,以a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第k项开始的连续k项的和,所以数列的第k项为. 5.答案:D 解析:当时,假设成立的等式为,当时,要证明的等式为 左边需要添加的项为 .故选D. 6.答案:D 解析:由所证明的等式可知,当时,右边.故选D. 7.答案:D 解析:,应从开始证明不等式成立,故第一步应证明,故选D.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 解析:抛物线的准线为过点作于则且点在准线上,如图所示 当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时有最小值,由得设切点为则解得此时所以 13.答案: 解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时,第一步应验证自然数n的第一个取值,即时的不等式: 14.答案:左边 解析: 15.答案: 解析: 16.答案:当且,且时,;证明见解析 解析:解法1:由已知可得. 当时,,由,知,可得, 当时,,由且,知,可得. 由此,我们猜想,当且,且时,.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1)当时,由上述过程知,猜想成立. (2)假设当(,且)时,不等式成立,即, 则. ①当时,因为,所以,所以. ②当时,,且. 又因为,所以,可得. 综合①②可得,当且时, , 所以,当时,猜想也成立. 由(1)(2)可知,不等式对任何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