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5204

【真题模拟最后一练】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押题卷: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329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押题卷,解析,阅读,文言文,专项,真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模拟最后一练】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押题卷: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2025·江苏盐城·二模)【甲】 贾生① 宋·王安石② 一时谋议略③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④万公卿。 【注释】①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汉文帝时任博士,一年中迁太中大夫。他主张改革政制,颇得汉文帝赏识,后遭排挤。②王安石变法不足一年,被迫辞去宰相职务,但他制定的新法由于宋神宗的支持还在推行。③略:大致,差不多。④何啻(chì):何止。 【乙】 商於子①,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④必以牛,亦犹牧⑤吾民者必以贤?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选自宋濂寓言体散文《商於子论治国》) 【注释】①商於(wū)子:虚构的人名;商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shǐ):猪。③淖(nào):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⑤牧:统治、管理。 1.【甲】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请结合诗句谈一谈其中蕴含的治国的核心思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商国之布衣也( ) (2)商於子不说( ) (3)顾谓左右从者曰( ) (4)能善晓天下之治( ) 3.用“/”为【乙】文画线句断句,限三处。 比 至 国 乃 除 旧 弊 施 新 策 广 招 天 下 之 士 以 治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两句对话。 ①豕纵大,安能耕耶? ②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5.小鸣发现【甲】诗中的“君主”就是所学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汉文帝,因此他整合了多位君主语言描写的句子,并就“治国之策”进行了探究。请你任选两位探究其治国智慧。 ①汉文帝:“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周亚夫军细柳》) ②商君:“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 (《商於子论治国》) ③齐威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5·安徽蚌埠·三模)【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予性不爱观剧,在京师一席之费,动逾数十金。予六旬之期,老妻礼佛时,忽念:诞日,例当设梨园宴亲友。吾家既不为此,胡不将此费制棉衣袴①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乎?次日为余言,笑而许之。月晦②之日则总一月之所馀别作一封,以应贫寒之急。能多作好事一两件,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但在勉力而行之。 (选自张英《聪训斋语》) [注门①棉衣袴(kù):棉质的衣裤。②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馨: (3)动逾数十金 逾: (4)胡不将此费制棉衣袴百领 胡: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月晦之甘则总一月之所馀别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