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 代表作: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 《灵魂像风》 报告文学《青藏苍茫》 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 诗集《我的太阳》 长篇小说《如意高地》 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中国最长的河流 亚洲最长的河流 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 江 是 长江起源青藏高原腹部,共有三个源头。他们分别是当曲、沱沱河和楚玛尔河。 沱沱河,蒙语意为“红河”。这里有庞大的雪山群,座座山峰高耸入云, 连绵不绝就像银色巨龙在云中游驰。 从青海的唐古拉山开始,沿途下去经过无数的风景名胜,第一个就是乐山大佛。 再往下走就是都江堰。都江堰建造于秦朝,正是有了它的防洪灌溉,才会有现在的“天府之国”。 它是全世界最久且唯一留下来的,还在使用的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真的很佩服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三峡: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位于重庆奉节到湖北宜昌一带。四百里的险峻通道和三个动听的名字,容纳了无尽的美丽风光,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纪念大禹治水的黄陵庙 刘备曾经镇守的南津关 鄱阳湖,这个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给世人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或丰盈或婀娜,鸟瞰之下,像一条素练穿于赣鄱大地,源远流长。 浙江湖州,长江在南浔古镇经过。明清时期的南浔古镇是国内较早受到欧美文化影响的地方,在当时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 自两宋时期的南浔古镇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更是成为江南蚕丝名镇,出产的辑里丝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 长江的入海口位于上海市的北部,最初是向东呈喇叭形出海的形状。可经过几千年的改造,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 走上一遭 高高尖尖的山峰 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 熠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接踵,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 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1.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主要讲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明游踪,理脉络 第二部分: (3--11) 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第一部分: (1--2) 第三部分: (12--15) 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时 间 所 至 所见(景物及其特点) 所感 第一次 时 间 所 至 所见(景物及其特点 所感 第二次 砾石堆上 接近冰山 置身冰窟 砾石堆上 又去到 砾石堆上 威严的雪峰、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 的冰河——— 浩浩苍苍、奇美壮丽 形态各异的冰山、庞大的冰塔林 呼啸的风、纷纷扬扬的雪粒、光滑 难行的冰河、千姿百态的各种冰体、 冰山上古老的裂纹与褶皱 光滑难行的冰河,没有生命的痕迹 坚冰之下的流水声 敬畏、期待、赞叹———高山缺氧,身体状况欠佳,“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 惊叹———在冰河上摔跤骨折,凄凉痛苦, “我要死了” 慨叹大自然的永恒与伟力,充满对永恒壮美的 各拉丹冬的赞美和热爱———忘却痛苦,在精神 上获得满足 遗憾———似乎已经衰竭,长眠于此 遐想长江,赞扬人类可贵的探索精神 2.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 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就近安营扎寨”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 “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 移步换景 壮丽奇美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 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作者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 “琼瑶仙境,静穆的 晶莹和洁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