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课题3 辨别物质的组成 (科粤版)九年级 上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能根据元素符号判断元素类别,了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01 02 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能根据元素符号判断元素类别,了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03 准确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通过实例理解二者的区别,能判断常见物质属于单质还是化合物。 新知导入 本节聚焦 元素及其符号;元素周期表;单质与化合物;元素视角 问题探讨 新知导入 模块一 什么是元素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从前面的学习中你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 O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质子数=核电荷数=8 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质子数=核电荷数=6 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质子数=核电荷数=1 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物质 相同原子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O O 8 O 8 C O 8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同 理 可 知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定义:同一类原子的原子核里都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在化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element)。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长话短说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元素的种类和性质 (1)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很多,但组成它们的元素却只有100余种。 (2)元素的性质: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氕、氘、氚原子分别是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图中是氕、氘、氚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氕、氘、氚原子虽然中子数不同,但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氢元素。 知识视窗 氕、氘、氚原子结构示意图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讨论与交流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氧化汞 汞+氧气 (HgO) (Hg)() 加热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 加热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而原子和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分解反应 | 化合反应 氧化汞分子→汞分子+氧分子 磷分子+氧分子→五氧化二磷分子 汞元素和氧元素 | 磷元素和氧元素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不同点 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是宏观的概念 ③只能组成物质,不能构成物质 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是微观的概念 ③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相互关系 原子与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由元素组成 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任务二 什么是元素 探究新知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总数多达几千万种,而且还在逐年增加,但组成它们的元素却只有100余种。 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其中氧元素最多,含量接近50%,硅元素其次,超过1/4,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