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2607

第25课《活板》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61169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5课,活板,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北 宋 · 沈括 活 板 学习目标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活字印刷术及其主要特点。 了解活字印刷术及其主要特点,学习程序说明。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 我国的“四大发明” 火药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对天文、地理、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考古等都颇有研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许多篇章文笔明快精当,语言形象简练,有较浓的文学意味。其代表作有《梦溪笔谈》《良方》等。 作品介绍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知识拓展 毕昇(?-1051年) 中国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出身平民,长期在杭州书籍铺做雕版刻工,在雕版印刷实践中,鉴于雕版印刷的艰难,为减少成本、提高排版效率,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其法未及推行即卒。事迹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 毕昇的活字版技术广为传播,是举世公认的用活字印刷的第一人。 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事业有重大贡献。 知识拓展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知识拓展 “源头”为印刷术的准备时期。内容包括印刷术的萌芽、雏形和成熟;织物、笔、墨、纸等印刷材料之具备;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时间上从约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到公元六世纪末的隋朝,时跨三千余年。我们称其为“源头期”。 “古代”为印刷术的手工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的应用和发展。时间上处在公元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清朝,时跨一千二百余年。我们称其为“古代期”。 知识拓展 “近代”是印刷术的机械操作时期。内容包括以平印、凸印、凹印为主的西方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时间上恰处中国近代前后,大约在公元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称其为“近代期”。 “现代”为印刷术以电子控制为主的自动化控制时期。内容包括电子排版、电子分色、电子雕版,辅以由电子控制的平版印刷和装订自动化。时间上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现仍在蓬勃发展中。我们称其为“现代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gēng)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tiè)之,每韵/为一帖(tiě),木格/贮(zhù)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zhān),不可取;不若燔(fán)土,用讫(qì)/再火/令药镕,以手拂(fú)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标注字音 划分节奏 疏通文意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