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实验: ①用水洗过的衣服,晾晒之后会变干; ②雨后水泥面上的积水,天晴后便很快消失了; ③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或桌面上写一个字,会发现停一会字迹消失; ④用水洗手后,会发现手很快干了。 实验能得出结论: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课本3页) (1)用手指蘸少量温水,抹在额头或手背上,会感觉凉爽。 (2)把温度计的液泡在水中蘸一下,然后放置在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说明了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3)夏天房间里洒水,会感觉凉快些;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森林里会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的热。 3.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4.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水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水面上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 5.实验① 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吗? 假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材料:玻璃片2块,滴管1支等。 步骤:①在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上1滴水。 ②把1号玻璃片放置在教室窗台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较低),把2号玻璃片放置在教室窗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温度较高) ③记录玻璃片上水的蒸发情况。 现象:温度的高的水滴先消失。 结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还想研究的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 蒸发面积(空气流速)有关吗? 实验② 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吗? 假设:蒸发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蒸发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材料:玻璃片2块,滴管1支等。 步骤:①在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上1滴水。 ②把1号玻璃片不处理,把2号玻璃片用滴管涂开,扩大表面积。 ③记录玻璃片上水的蒸发情况。 现象:涂开的水滴蒸发快。 结论:蒸发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蒸发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还想研究的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空气流速)有关吗? 实验③ 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速有关吗? 假设: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空气流速越慢,蒸发越慢。 材料:玻璃片2块、滴管1支、扇子等。 步骤:①在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上1滴水。 ②把1号玻璃片不处理,把2号玻璃片用扇子扇,加快空气流速。 ③记录玻璃片上水的蒸发情况。 现象:用扇子扇的水滴蒸发快。 结论: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空气流速越慢,蒸发越慢。 还想研究的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蒸发面积)有关吗? 第2课.小水珠从哪里来(课本5页) 1.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从冰箱里拿出的易拉罐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原因: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易拉罐自身温度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就凝结形成小水滴。 3.冬天,从室外走进室内时,眼镜片会变模糊,使我们看不清东西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在镜片上凝结成小水珠,从而使眼镜片变模糊。 4.设计防雾眼镜:①使用防雾喷剂②给眼镜装上加热装置。 5.探究与发现:水珠从哪里来 假设:小水珠的形成与水蒸气遇冷有关 实验材料:烧杯2只、玻璃片2块、酒精灯、试管夹、热水等。 实验方法: ①向两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 ②用酒精灯给其中一块玻璃片加热。 ③把加热过的玻璃片和常温下的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两只烧杯上。 ④观察两块玻璃片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下来。 两个实验中条件的不同:盖在烧杯上的玻璃片温度不同 实验现象:加热过的玻璃片上没有水珠,常温下的玻璃片上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变成水。 第3课.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课本7页) 1.化冰实验。 从化冰实验的曲线图中,我们发现在冰化成水和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虽然酒精灯在不停地加热,但是冰水和水的温度却没有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