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3348

2024-2025学年度第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5课《青春之光》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7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 cover
15.《青春之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略读全文,勾画关键信息,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 2. 聚焦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体会其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效果。 3. 丰富认知,领悟人物精神品质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前置作业】 ①认真阅读全文,用不同符号标注: △ 地理坐标(百坭村、暴雨路段...) ○ 时间节点(毕业选择、驻村天数...) 数据信息(脱贫户数、行车里程...) ②聚焦人物描写段落,从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切入,分析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黄文秀。 【教学过程】 略读:构架理解 同学们,刚刚老师看到大家迈着轻盈而有力的步伐走进阶梯教室的一瞬间,一股青春的气息迎面扑来......我就想到,今天我们学的文章恰好是《青春之光》。青春,一个响亮的名字;青春,人生中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文秀的人生历程,领悟青春的真谛。 任务一:追光而遇,梳理扶贫事迹 同学们,这篇文章读了吗?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速读课文,梳理黄文秀在百坭村的相关数据信息。2分钟整理一下,来分享。 △ 地理坐标(百坭村、暴雨路段...) ○ 时间节点(毕业选择、驻村天数...) 数据信息(脱贫户数、行车里程...) ②透过这些数据,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预设:我读到了一个女孩儿黄文秀,毕业后扎根农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预设:我读到了黄文秀担任黄坭村第一驻村书记期间,带领农民脱贫攻坚,在一次返回工作地点途中遇暴雨牺牲的故事。 明确:同学们,概括得很好!老师为什么一上来就让同学了解这些数据信息呢?这篇文章从体裁上来看是一篇纪实性散文,这类散文最大的特点,所报道的人物、事件和时间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读这样的文章,捕捉数据信息是最有效信息。 二、精读:语言解码 我们回到我们的文章中来,我们读到黄文秀将“青春之光”照向了百坭村这片土地,照向了国家扶贫攻坚这项工作。她带给我们的震撼很多很多,仅仅读到这些数字是不够的。文中关于黄文秀描写,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需要我们好好品读。 任务二:感光而悟,聚焦人物品质 ①找出对黄文秀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进行批注:(布置课前作业,学生尝试批注) 示例:(PPT展示) 第5段:清秀的圆脸,个头不高,扎马尾辫,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这位新来的百坭村第一书记“看上去文文弱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处外貌描写,也是一处伏笔,描写了黄文秀给人的清秀而柔弱的直观印象,与她在扶贫工作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强烈反差。 (同桌为一组,互助合作,每一组至少批注两处,全班交流) 师:透过文本语言和手法,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黄文秀?(一位同学一个词语或词组,后边同学必须把前边同学的词语连上) 预设:我读到一个善良淳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艰苦奋斗、不畏艰险、意志坚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黄文秀。 师:同学们解读得很到位,但是有十六个字比我们概括得还到位,它高度概括了黄文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崇高得思想境界。课后习题第一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齐读,再齐读。 ②就是一个这么让我们敬,让我们爱的姑娘,在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返回工作岗位时,突遇暴雨,生命戛然而止,年仅30岁......让我们再一次拿起课本,读一读28—34段。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师:同学们在朗读时,老师一直不解,本文明明是体现黄文秀的形象,作者为什么拿大量笔墨写百坭村的村民们?写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行为? 生:侧面描写,以他人的语言、行为、感受来侧面烘托黄文秀对百坭村的付出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这凸显了黄文秀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师:本文中侧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