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243354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5课《黄河颂》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8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2024-2025
,
学年度
,
第二
,
学期
,
七年级
,
语文
5.《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多种形式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3、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教学重点: 1、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音频、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识作家作品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PPT显示) 导入:“一把黄土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来感受黄河的气势。播放《黄河颂》(男声独唱)音频,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壮美的意境,然后谈谈对这首曲子的感受由此引入《黄河颂》歌词。 1.老师板书题目:黄河颂(“颂”字加着重号) 2.出示任务: (1)题目“颂”的含义是什么 (赞颂、歌颂) (2)听《黄河颂》的感受是什么 3.反馈指导: (1)指名回答,理解题目含义;全班齐读课题,在“颂”字上重读。 (2)《黄河颂》这首歌曲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题目,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课文是赞颂黄河的诗歌;听了歌曲,从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诗歌 它蕴含着怎样的感情呢 相信我们只要美美地读这首诗歌,就能知道了。 (二)初识作家,了解作品 1.出示任务: (1)阅读课本“预习”部分,圈点勾画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 (2)学生补充介绍作者光未然、作品《黄河大合唱》及预习时查阅的背景。 2.反馈指导: 预设(PPT显示):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指导: (1)强调《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补充其它七个乐章;作者光未然、谱曲冼星海。 (2)学生在补充时不能读资料,要自己理解后介绍出来。 (3)齐读课本“预习”部分,补充资料。 二、美读诗歌,体味黄河气势 (一)听读课文,感知诗意 1.出示任务: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2)听读时,在课文里把重要字词圈画出来,然后借助课下注释及字典将这些字词读准。 2.反馈指导: (1)学生上黑板板书听读时自己圈画的字词,并为其他同学强调重点。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加红、加粗字的读音及释义(PPT显示): 注音: 释义: 狂澜:大波浪 山巅:山顶 哺育:喂养 滋长:生长 (3)补充课堂笔记,全班齐读字词。 (4)全班齐读诗歌。 (二)个人表情朗读,读出诗歌节奏 1.导语:大家诗歌朗读时,字词读音比较准确,但是缺少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理 出示任务: (1)请大家听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配乐朗读,注意他在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方面的优点。 (2)理解体会,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2.反馈指导: (1)诗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优卷(含答案)(2025-11-18)
23 《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2025-11-18)
20 谈创造性思维 课件(2025-11-18)
23 《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 课件(2025-11-18)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二)《水浒传》课件(2025-11-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