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3677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595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ppt,统编,语文,下册,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审题立意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中学语文(统编版) 写作文,审题为先; 好作文,立意为贵。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跟着课文审命题 跟着导图审材料 循着方法学立意 任务一 跟着课文审命题 学校文学社拟举办一场“题好一半文”为主题的审题经验分享会,9(1)班同学决定从大家最熟悉的课文题目入手,探究审题的奥秘,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活动。 《济南的冬天》 《秋天的怀念》 《美丽的颜色》 《回忆我的母亲》《纪念白求恩》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阿长与〈山海经〉》 《散步》 《老王》 《背影》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进行思考,三分钟后继续学习。 《济南的冬天》 《秋天的怀念》 《美丽的颜色》 《回忆我的母亲》 《纪念白求恩》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阿长与〈山海经〉》 《最苦与最乐》 《敬业与乐业》 《散步》 《老王》 《背影》 《走一步,再走一步》 审题三重奏 1.审关键词,把握立意。 2.审限制词,确定方向。 3.审深层义,提升内涵。 活动一:请同学们完成下表,总结限制性标题审题立意的方法,选代表发言。 审题 立意 题目 关键内容 限制条件 《无言的褒奖》 褒奖 无言 活动二:请同学们完成下表,总结比喻性标题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题目 《翻过那座山》 审题 “山”的比喻义(多重解读) “翻过”的意思 “翻过那座山”的意思 立意 素材选择 立意(主旨确定) 任务二 跟着导图审材料 九(1)班同学为“枭逢鸠”这则寓言故事制作了一张审题思维导图,请你结合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别的地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别的地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①内容把握 找出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将其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写下来并与同桌交流。 ②探究含义 分析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对话,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 猫头鹰回答: 言外之意: 斑鸠说: 言外之意: 猫头鹰和斑鸠对因叫声被人讨厌是选择“搬家”还是“改变自己”进行了讨论。 我打算到别的地方去(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既然不能包容我的个性,我就选择改换环境。 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 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 ③聚焦矛盾 请从不同角度找出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几对矛盾,记录下来。 猫头鹰:搬与不搬 斑鸠: 这里的人: 别的地方的人: ④拓宽角度 你有和这则寓言故事类似的经历吗?试着把它记录下来。 变与不变 接受与讨厌 包容与拒绝 猫头鹰 在乎与忽视 基本思路: 第一步:分析、归纳材料的基本意义。 第二步:从不同角度深入解析材料的意义 任务三 循着方法学立意 请你结合“枭逢鸠”的审题思维导图,归纳相关立意的方法。 立意技巧一 斑鸠的话传达出的基本意义就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有生存空间”。 化虚为实,虚实转换 立意技巧二 猫头鹰不被人接受的叫声———尊重个性,学会包容 变更角度,辩证思维 立意技巧三 猫头鹰难听的叫声———我们身上的某些缺点 猫头鹰改变不了的叫声———人的个性 斑鸠指出猫头鹰的缺点———交友需交诤友 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立意技巧四 猫头鹰搬家———探讨换个新环境的必要性 探讨改变环境与改变自我的关系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课后作业:阅读以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训练。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