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3课 模拟声光控灯 (桂科版)六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认识到声光控灯在节能环保、提升生活便利性等方面的社会价值,理解信息技术对改善生活的意义,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同感。 研究声光控灯电路系统时,借助 Micro:bit 编程平台和图形化编程工具,自主完成声光控灯模拟程序的编写、调试与运行。 学会掌握声光控灯的工作流程和算法逻辑,掌握使用逻辑判断语句描述控制规则。 学生能识别声光控灯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感知传感器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信息采集作用,增强对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的敏感度。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活动背景 在尝试制作声光控灯时,壮壮选择的是第二种算法:直接修改开灯的条件,如果光线较暗且声音响度较大则开灯,否则关灯。让我们和壮壮一起,通过编程实现设计的算法。 03 新知讲解 1.下载测量程序。 将测量程序提前下载到Micro:bit上,具体如下。 试一试 03 新知讲解 2.记录数据。 利用Micro:bit中内置的声音传感器采集声音响度数据,要求采集环境较为安静(如正常上课环境),观察Micro:bit上显示的数值。至少采集三次,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试一试 采集次数 声音响度数据 第一次 35 第二次 78 第三次 32 03 新知讲解 3.选取数据。 和选取光线亮度阈值一样,为了得到同一场景下声音响度的一般水平,可用三次记录数据的 (填“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表示。若三次采集的数据差别很大,说明采集的数据不够准确,需重新采集。 试一试 平均值 环境:选安静环境,避免持续噪音干扰;若测特定声音,减少无关声源。 采集:至少采集三次数据,因单次易受偶然因素影响;若三次数据差异大,需重新采集。 程序:合理设置采集暂停时间,过短数据难稳定,过长效率低,可依需求调整。 03 新知讲解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03 新知讲解 做一做 一、实践目的 通过设计并制作模拟声光控灯,体验多输入共同控制的系统。 二、实践准备 计算机、Micro:bit、数据线。 03 新知讲解 三、实践过程 1.根据确定的光线亮度、声音响度阈值细化声光控灯的算法。 如果光线亮度小于 (填具体的数值)且声音响度大于 (填具体的数值),则开灯,否则关灯。 做一做 100 150 03 新知讲解 2.根据细化的声光控灯算法,把程序补充完整。 做一做 使用逻辑模块的“布尔值”和输入模块的“声音响度级别”将程序补充完整。 使用逻辑模块的“布尔值”和输入模块的“声音响度级别”将程序补充完整。 03 新知讲解 3.调试运行程序。 程序编写完成后,可通过模拟器或者下载程序到Micro:bit上,查看程序执行结果。 4.程序运行结果。 假设光线亮度阈值是50, 声音响度阈值为30。如果声光控灯 系统检测到输入的光线亮度是42, 声音响度是93,则灯开,否则灯关。 做一做 开源硬件开发板:Arduino、树莓派。 专业实验装置:声光调制实验仪、智能灯控实训套件。 简易趣味工具:Micro:bit 扩展套件、ESP32 开发板。 商用成品改装 / 联动:成品声光控开关改装、智能音箱 + 智能灯。 03 新知讲解 适合进行声光控相关实验的设备 03 新知讲解 为了让声光控灯更加智能,壮壮希望声光控灯能够随着环境光线的变化调整灯的亮度,如下表所示。 光线稍暗、比较暗和非常暗都是很模糊的说法,我们必须通过测量明确不同条件下的光线亮度阈值。 试一试 条件 灯亮程度 光线稍暗且声音响度大于阈值 很弱 光线比较暗且声音响度大于阈值 一般 光线非常暗且声音响度大于阈值 很亮 03 新知讲解 试一试 1.将测量亮度级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