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5863

第3单元第3课《模拟声光控灯》教案【桂科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909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3课,模拟声光控灯,教案,科版,信息科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3课《模拟声光控灯》教学设计 课题 模拟声光控灯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识别声光控灯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感知传感器技术在智能设备中的信息采集作用,增强对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的敏感度。计算思维:学会掌握声光控灯的工作流程和算法逻辑,掌握使用逻辑判断语句描述控制规则。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研究声光控灯电路系统时,借助 Micro:bit 编程平台和图形化编程工具,自主完成声光控灯模拟程序的编写、调试与运行。 信息社会责任:认识到声光控灯在节能环保、提升生活便利性等方面的社会价值,理解信息技术对改善生活的意义,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 认识声光控灯的声感和光感的测试程序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修改声光控灯算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3.3课 模拟声光控灯观看视频。 课程新知导入。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研究内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在尝试制作声光控灯时,壮壮选择的是第二种算法:直接修改开灯的条件,如果光线较暗且声音响度较大则开灯,否则关灯。让我们和壮壮一起,通过编程实现设计的算法。(一)试一试 1.下载测量程序。将测量程序提前下载到Micro:bit上,具体如下。2.记录数据。利用Micro:bit中内置的声音传感器采集声音响度数据,要求采集环境较为安静(如正常上课环境),观察Micro:bit上显示的数值。至少采集三次,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选取数据。和选取光线亮度阈值一样,为了得到同一场景下声音响度的一般水平,可用三次记录数据的 平均值(填“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表示。若三次采集的数据差别很大,说明采集的数据不够准确,需重新采集。测量时的注意事项环境:选安静环境(如正常上课环境 ),避免持续噪音干扰;若测特定声音,减少无关声源。采集:至少采集三次数据,因单次易受偶然因素影响;若三次数据差异大,需重新采集。程序:合理设置采集暂停时间(如课本 2000ms ),过短数据难稳定,过长效率低,可依需求调整。(二)做一做一、实践目的通过设计并制作模拟声光控灯,体验多输入共同控制的系统。二、实践准备计算机、Micro:bit、数据线。三、实践过程1.根据确定的光线亮度、声音响度阈值细化声光控灯的算法。如果光线亮度小于 100(填具体的数值)且声音响度大于150(填具体的数值),则开灯,否则关灯。2.根据细化的声光控灯算法,把程序补充完整。使用逻辑模块的“布尔值”和输入模块的“声音响度级别”将程序补充完整。3.调试运行程序。程序编写完成后,可通过模拟器或者下载程序到Micro:bit上,查看程序执行结果。4.程序运行结果。假设光线亮度阈值是50,声音响度阈值为30。如果声光控灯系统检测到输入的光线亮度是42,声音响度是93,则灯开,否则灯关。适合进行声光控相关实验的设备开源硬件开发板:Arduino、树莓派。专业实验装置:声光调制实验仪、智能灯控实训套件。简易趣味工具:Micro:bit 扩展套件、ESP32 开发板。商用成品改装 / 联动:成品声光控开关改装、智能音箱 + 智能灯。(三)试一试为了让声光控灯更加智能,壮壮希望声光控灯能够随着环境光线的变化调整灯的亮度,如下表所示。光线稍暗、比较暗和非常暗都是很模糊的说法,我们必须通过测量明确不同条件下的光线亮度阈值。1.将测量亮度级别的程序提前下载到Micro:bit上。2.记录、选取数据。利用Micro:bit中内置的光线传感器,分别获取教室内三个场景的亮度级别数据,即显示器后有阴影(光线稍暗)、键盘边较黑(光线较暗)、桌面下方完全遮挡(光线非常暗),也可自己选择光线场景。每个场景至少测试三次,记录在下表中,并将每个场景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