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绿水江南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1.听了这首歌曲让我想起《忆江南》。请同学们吟诵这首词。 新歌教学 2.那这首歌添上旋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初听) 3.学生聆听老师范唱,歌中老师那段唱的是高声部,那段唱的是低声部。 4.学生默唱,找歌曲不好唱的部分。 5.学生提出哪里不好唱。 6.学生唱高声部,找哪里唱的不足,应该怎样唱。 7.教师和学生分句解决。 8.歌曲完整演唱。 9.学生学唱歌曲结尾的二声部部分。 10.学生唱高声部,老师唱低声部。找出哪里唱的不足,解决问题。 新歌教学 11.学生合唱歌曲,分为两大组,分别一个唱第一段的高声部,第二段的低声部,一个唱第一段的低声部,第二段的高声部。 12.歌曲处理。 新歌教学 新歌教学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 13.让我们充满感情的再来完整演唱歌曲。 14.师生互动合作表现,自由穿梭在各种“造型”中,边做划船动作边演唱歌曲。 新歌教学 1.我们生长在闽北的人们都非常熟悉闽北的风景,我给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你们听听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初听乐曲) 2.西湖,你们知道曾有人把西湖比作什么? 3.苏轼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西湖有多么的美丽。 4.我们再次欣赏这首赞美西湖的歌曲《西湖春晓》,听一听歌中都唱到了什么?用的是哪种演唱形式? 5.复听乐曲,教师出示歌词。 江南好 歌曲《忆江南》的创作手法是( ) A. 同头换尾 B. 鱼咬尾 C. 螺蛳结顶 D. 同尾换头 B 《采茶歌》是我国( )的歌舞体裁,( ) 调式 A.北方 宫 B.南方 羽 C.西方 商 D.江南 角 B 《忆江南》的演唱形式是( ),《江南好》的演奏形式是( ) A.民乐合奏 合唱 B.合唱 笛子独奏 C.合唱 民乐合奏 D.独唱 民乐合奏 C 《西湖春晓》的演唱形式是( ),节拍是( )拍。 A.合唱 四二拍 B.独唱 八六拍 C.合唱 四三拍 D.合唱 八六拍 D 今天我们通过诗词、歌曲、舞蹈这些不同的形式了 解了甜甜江南的特点,它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温婉 秀美。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多种艺术表现形 式来领略祖国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格。 课堂小结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