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五 探究大洲地理特征 1 归纳自然环境特征 地球上的七大洲地理特征各不相同,每个大洲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它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亚洲的人口是怎样分布的 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当人们去不同大洲旅行或进行文化交流、贸易合作时,需要了解这些大洲的地理特征,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让我们走进亚洲,认识亚洲地理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大洲的方法。 帕米尔高原草原牧场 主题学习目标 可 以 从 哪些 方 面 为 大 洲代言? 学习目标 以亚洲为例,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状况。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2 主题内容 描述人口与经济发展 归纳自然环境特征 新课导入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歌曲《亚洲雄风》从山、水、林、田等多个方面形象地描绘了亚洲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你能在图5-1中找到《亚洲雄风》歌词所描写的地理事物吗 你能补充一些其他歌词吗 核心素养 学生将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等自然环境要素。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亚洲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如博鳌亚洲论坛关于区域合作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 学生需要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以亚洲为例,学生应能准确描述其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等地理位置特征。此外,学生还应了解亚洲内部不同地理区域的划分,如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等,以及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和人文特色。通过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亚洲及不同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区域认知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地理、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的知识,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亚洲地形地势的复杂多样,理解其对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人类活动,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亚洲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思维 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观测亚洲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考察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和特征、调查亚洲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考察等地理实践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提出保护亚洲自然环境的建议和措施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目 录 范围与地形 壹 河流与湖泊 贰 气候 叁 ASIA 壹 范围与地形 亚洲概况 亚洲 ASIA 全称:亚细亚洲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人口:约47亿 国家:47个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亚欧大陆的4/5,几乎占到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亚洲的地理位置 赤道 北极圈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部伸入北极圈内,南部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亚洲的地理位置 赤道 北极圈 亚洲大陆的南至点大致位于 11°S 附近的努沙登加拉群岛 亚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