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8019

第八章第六节 巴西 第2课时 教案+配套课件(2份打包)商务星球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1434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七年级,地理,2024,星球,商务
    《巴西》教案 第2课时 发展中的工农业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区域认知:(1)辨识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2)了解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综合思维:(1)分析巴西农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联系;(2)说明巴西工业城市布局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探究其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工业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认识巴西工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认识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辨识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归纳巴西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说明巴西工业城市布局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3.描述巴西人口的特点,探究其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工业分布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析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联系; 2.了解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难点】 探究巴西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工业分布等因素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发展中的工农业:1课时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为“湿热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第2课时为“发展中的工农业”。教学流程整体采用了“问题驱动—新知感悟—探究挑战—小试牛———思维梳理”方式展开。每个环节设计意图如下: 问题驱动:认识中巴命运共同体,学习“发展中的工农业”而导入———激发兴趣; 新知感悟:认识巴西的工农业,了解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突出重点,为下一步探究提供知识或理论基础; 探究挑战:先认识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再其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工业分布等因素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突破本节难点,培养探究能力; 小试牛刀:本节知识相关考题练习———解题能力提升;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理清知识脉络,强调重点知识,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播放视频】2024年中国与巴西经济贸易合作再创新高。 【展示材料】中巴命运共同体 【提出问题】巴西会对中国出口哪些产品呢?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通过视频导入,引发问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过渡 2024年1-10月,中国在巴西大豆、铁矿砂出口中的占比均超过七成,在纸浆、原油出口中的占比超过四成。巴西的工农业产品为何如此丰富? 环节二 新知感悟 环节二 新知感悟 一、发展中的工农业 (一)巴西的农业 【展示图片】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 【自主探究】认识巴西的农业分布(5分钟) 【提出问题】读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辨识巴西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说出其分布特点。 2.说明巴西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的原因。 阅读地图,提取信息 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提取有效地理信息,提升读图分析能力 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归纳总结: 主要农作物:橡胶、可可、咖啡、大豆、香蕉、甘蔗等 农业生产条件:地形平坦,耕地广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二)巴西的工业 【展示图片】巴西工业部门图 【自主探究】认识巴西的工业进程(2分钟) 【提出问题】读P107课文,归纳巴西的工业进程和工业特点。 阅读地图,提取信息 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归纳总结:20世纪50-70年代,巴西积极推进工业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