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0426

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312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学案
  • cover
写作 修改润色 任务一 着眼整体-改“对” 学习小组正在开展作文初稿的互评活动,小文的习作片段引发了组内同学的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帮助小文解决发现的问题。 任务二 言意结合-改“好” 请阅读这篇修改后的《寻人启事》,对比教科书第91页“写作实践”的原文,完成评析。 寻人启事 欧斯怡 在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解寻人启事的写作要点,一边让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首先,寻人启事要说明所寻找的人的姓名和性别。”老师说道。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然后快速地在纸上写下自己妈妈的名字和性别。 “接着,我们还要告诉别人妈妈的年龄是多少,便于帮助别人更好地辨认妈妈。”老师有条不紊地说着。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下了妈妈的年龄,有的同学虽然要思考几秒但也很快写出来了。可是,还有的同学只在纸上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最后也没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我想,他们的妈妈知道后会很失望吧。 过了一会儿,老师问:“同学们写好了吗?写好了我们就要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了。你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有什么外貌特征吗?”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答道:“我妈妈有一颗痣!”“很好,”老师说,“但是要写出痣的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妈妈的模样:她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她胳膊上到底有没有疤呢?在不确定中我只好胡编乱造了几个特征赶忙写上去,而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老师接着说:“此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穿着。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早上妈妈穿了什么衣服?”“我妈妈好像穿了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今天也穿了吗?”······大部分同学都为此苦思冥想着。这时,我忽然想到,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同学们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出门的妈妈穿了什么衣服,却没有人注意过。想到这儿,我内心满是愧疚。 最后,竟没有一个人将这则简单的寻人启事写完整。回家后,我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只见她稍作思考,便迅速又具体地写好了。 妈妈很爱我们,总是时刻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作为孩子的我们,又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 (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评析] 修改后的文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更加通顺。去掉了 等口语化的表述,改正了原文中常见的用词不当和缺少主语等语病。二是内容具体饱满。在老师的教学语言、同学们的写作情态和“我”的感悟联想几方面多着笔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 。三是主题愈加凸显。相较于原文叙事的戛然而止,文章在结尾增添了“ ”,可谓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我”与妈妈面对同样的写作任务却反应不同的原因呼之欲出,反问句引人深思,点明了文章的写作主旨。总体而言,文章语言和内容都更加完善。 任务三 加工润色-改“优” (1)在改“好”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请从下面三个片段中任选一个,参考“小贴士”中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润色。 小贴士 ①补充内容,使概括的内容具体化,如补充事例、增加描写等。 ②细化动作,使短暂的动作持久化,如借助叙述者的回想、加入叙述者的心理活动、详细记录动作细节等。 【片段一】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片段二】 我有一个好奶奶。十年前,奶奶66岁,我4岁。她常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接送我,短发在风中飞舞着。奶奶好高,我总是看着她,看她一遍遍擦着额上的汗。 -张语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