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351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3积的变化规律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1-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165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变化,规律
  • cover
(课件网) 3.3 积的变化规律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以 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体会这一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几百乘几十。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 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探索并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引入: 15873 × 7 = 111111 15873 ×14 = ? 乘数 × 乘数 = 积 222222 15873 × ( )=888888 56 猜想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先按要求算一算、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结果。 探究新知: 乘数 乘数 积 积的变化 20 3 60 ——— 20 3 ×2 60×( ) 20 3 ×10 20 ×4 3 20 ×5 3 120 2 600 60 ×10 240 60 ×4 300 60 ×5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怎样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 原来的积乘几。 第二个乘数不变,第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 原来的积乘几。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 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任选两个乘数,举例验证 另一个乘数 一个乘数 积 积的变化 活动: 140 20 ×7 240 20 ×12 60 20 ×3 120 20 ×6 印证结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 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24×30 = 720 24×3 = 72 24×300 = 7200 根据每组第一题的得数,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并简说一下你的想法。 一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数乘( ), 得到的积就等于 原来的积乘( )。 10 10 100 100 应用结论: 归纳小结: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 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1、积的变化规律: 2、方法策略: 找准是哪一个乘数不变,可以圈出来。再观察 另一个乘数乘了几(变化),就可以判断出积 也相应地(变化)乘几了。 试一试: 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7×34=238 70×34=( 2380 ) 700×34=( 23800 ) 46×2=92 46×20=( 920 ) 46×200=( 9200 ) 二、例题讲解: 例1、一种词典的单价是52元/本,买4本这样的词典 需要多少元 买8本、20本、40本、400本呢 每次购买的数量与总价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答:单价不变,每次购买的数量与4本相比要乘几, 总价就乘几。 208 416 1040 2080 20800 例2、先填表,再填空: 观察上表中乘数和积之间的变化规律, 我们可以发现: 一个乘数( ),另一个乘数( ), 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 )。 4500 2250 450 1500 900 除以几(0除外) 不变 除以几 三、基础强化: 1、直接口答,要快也要对哦! 230×20=( ); 40×700=( ); 16×30=( ); 200×6=( ); 40×90=( ); 4×120=( ); 60×500=( ); 50×13=( )。 2、算一算、填一填: 3、填一填: 4、甲、乙两个同学去商店买练习本。如果两个人 买的数量相等,甲买的练习本的单价是乙的5倍, 那么甲的总价是乙的( )倍;如果两人 买同样的练习本,乙买的数量是甲的4倍, 那么( )的总价是( )的4倍。 四、拓展提高: 1、用0,3,5,7,9这五个数字 (1)按要求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最大: ;积最小: (2)79×3=237,则79×15=( ); 79×30=( );79×50=( ); 2、已知A×B=60, 则(A×5)×(B×3)=( ); (A×5)×(B÷3)=( ); (A÷5)×(B×3)=( ); (A÷5)×(B÷3)=( ); 五、总结反思: 1、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 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2、归纳思想: 是指研究一般性的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 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