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不等式(第1课时) 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的含义,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会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不等关系,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3.经历探究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体会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正确理解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 能准确运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新课导入 观察下图,圆和三角形的数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回答:圆有9个,三角形有7个.圆的数量大于三角形的数量,即9>7. 教师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数量有大小之分,它们之间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涉及不等关系的问题.我们常用等式(包括方程)研究相等关系,那么研究不等关系需要用什么?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比较数量的题目,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不等式及其解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 一、探究学习 【问题】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6:00时汽车距前方的A地210 km,汽车要在8: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汽车在8:00之前驶过A地的意思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完成作答,教师总结. 从时间上看,汽车行驶210 km(驶过A地)所用时间,必须在6:00~8:00这2 h之内,即所用的时间不到2 h. 从路程上看,汽车在6:00~8:00这2 h之内行驶的路程必须超过210 km. 【追问】设车速是x km/h,如何用式子表示上面的两个不等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提示: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学生根据提示思考作答. 【答案】解:从时间上看,汽车要在8:00之前驶过A地,就是以x km/h的速度行驶210 km的时间小于2 h,即<2. 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8:00之前驶过A地,就是以x km/h的速度行驶2 h的路程要超过210 km,即2x>210. 【思考】观察下列式子: 9>7,<2,2x>210.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新知】用符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作不等式. 【追问】像a+2≠a-2这样的式子是不等式吗? 【新知】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注意:(1)“<”是小于号,读作“小于”;“>”是大于号,读作“大于”;“≠”是不等于号,读作“不等于”,表示“大于或小于”.这3个符号统称不等号. (2)不等式中可以不含未知数,如“5>3”.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具体的行程问题,引导学生从时间和路程两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从实际问题抽象出不等式模型,初步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练习】有下列式子: ①-1>-2;②3x<-1;③x-3;④s=vt;⑤3x-4<2y;⑥a2+2>0;⑦a2+b2≠c. 其中是不等式的有_____.(填序号)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作答,教师给出答案. 【解析】③不是等式,也不是不等式;④用等号连接,是等式,不是不等式;①②⑤⑥⑦都是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都是不等式. 【答案】①②⑤⑥⑦ 【归纳】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不等式,要把握两点:(1)是否含有不等号;(2)是否表示不等关系.注意,一个式子是不是不等式与不等式是否成立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的理解. 【问题】对于不等式2x>210而言,x可以取90吗?110呢?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先求出x取90时2x的值,再与210进行比较.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答. 【答案】解:当x=90时,2x=180,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