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四湖位于黄河下游,为鲁西南四个相互 联贯的湖泊总称(如图),京杭大运河借道北上。 早期,南四湖地区有十多个小湖,黄河玫道夺淮 入海后,使这片湖区连片并扩大,逐渐演变成目 前的规模。明清时期,为保证京杭大运河的畅 7.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主要是 通,在南四湖东侧设置了众多“水柜”(即古代水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库)。为保证漕运,加之水旱灾害频繁,当地居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民选择了“植苇捕鱼,自谋生活”。新中国成立 8.上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时,湖区周边有200余个渔村。20世纪六、七 十年代,湖区周边开始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 A.防风 B.挡水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济宁市、枣庄市等对南 C.阻沙 D.遮阳 四湖进行了开发,部分地区成为旅游度假区。 9.下列地区有大量地坑院分布的是 1]50 117 A.江南水乡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京 (2025·辽宁大连质检)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 黄 酒一茶156 杭 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洋市 疗市 尼 口降水至厂蒸发量心气温 30 2s4 名汽 运 o农 20 15 ·水柜Q城市一-刘流 10 (1)说出早期南四湖地区的地形特征。 (2)推测黄河改道导致南四湖连片并扩大的过程。 (3)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分析明清时期在南四湖 东侧兴建大量水柜的原因。 8 91011 12 2 56刀份 10.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1.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B.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第五讲 南方地区 核心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南方地区概况 南方地区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台湾岛(我国第一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大岛)、海南岛(我国第二大岛)、崇明岛(我国第 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包括长 三大岛,主要为泥沙沉积形成)和南海诸岛等。 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从自 知识点二低山丘陵为主,暖湿气候普遍 然地理角度看,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 1.低山丘陵,地形复杂 特别行政区都属于南方地区,但因其特殊的地 除了巫山以西的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 位,这三个地区在第五节单列讲述)。 原以及雪峰山以西的云贵高原外,南方地区大部 与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 分都属东南丘陵。其中,南岭以北为江南丘陵, 缅甸、老挝、越南。 以南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为浙闽丘陵。衔接必刷题地理 7~9【答案】7.A8.B9.C 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早涝灾害频繁,CD 【解析】7.地抗院是在地势低平的黄土地貌区向下升 不符合题意。故选A。2.根据材科信息,雷州半岛年降 挖,并且深度可以达到6一7米,说明本区的自然环境是 水量约为1488毫米,降水总量多,A错误:根据材料信 土壤深厚,A正确。冬暖夏凉是房屋的特点,不属于地理 息,雷州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向沿海倾斜,水流速度快,蓄 环境,B错误。降水稀少不是地坑院建造的原因,C错误。 水能力差,所以易导致缺水严重,B正确;雷州半岛热量充 该地区木材短缺问题不突出,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足,降水丰富,拉被不稀少,C错误:水利工程不属于自然 8.地坑院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区,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 原因,D不符合题意。 区的过渡区城,有一定的降水,故需要在房屋外国筑起砖 35【答案】3.B4.D5.A 墙,主要是为了阻挡雨水进入院落和房屋,B正确。地抗 【解析】3.根据图示的梯田、稻田、柑橘、茶园等事物判 院分布位置较低,受风力影响较小,而且也可以进免日光 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B正确:河套平原没有 暴晒,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