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9238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01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学年,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
  • cover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垂髫(tiáo) 俨然(yǎn) 间隔(jiàn) 寤寐(wú) B.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佁然(yǐ) 俶尔(shù) C.翕忽(xī) 为嵁(kān) 差互(cī) 悄怆(qiǎo) D.器皿(mǐn) 箬篷(ruò) 峨冠(ɡuàn) 篆章(zhuàn)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潭中鱼/可百许头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4.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石青糁之   B.不可久居 C.箬篷覆之   D.欲穷其林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寻病终 寻向所志 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蒹葭苍苍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两膝相比者 D.全石以为底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C.《小石潭记》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和忧伤的情感。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8.古诗文默写。 (1) ,君子好逑。(《关雎》) (2) ,如三月兮。(《子衿》) (3)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 (6)《小石潭记》中描绘潭中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 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 》中的主人公。 (2)该名著的作者长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选段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请结合原著,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0、根据要求写句子。 导游小张带着旅游团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景点登山。行至半山时,一位老太太的衣服被路边的荆棘划破了,她蹲在那儿再也不愿意登山了。导游走过去,笑眯眯地对她说:“”老太太一听,脸上的愁云一下子就没有了,高高兴兴地继续登山。 想一想,这位导游到底说了什么话?请你把导游可能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1.体会“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中连用两个“悠”字的表达效果。 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小石潭记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