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标准 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概念解释 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现代社会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机械化 从粗放到集约,从人工到自动,从个体到产业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背景 1856年[法]蒸汽动力拖拉机 ①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过程 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建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工业革命后 20世纪中叶 20世纪下半叶 ①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②设施农业获突破性进展; ③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经营模式。 集约化: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表现 ———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1)前提: 汽油、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铧式犁 播种机 联合收获机 机器人 (2)特点: 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3)影响: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农作物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表现 ———杂交育种技术新的突破 (1)成就: ①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③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 (2)影响: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籼型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畜牧业的现代化 2、生产规模大型化。 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二)渔业的现代化 3、从淡水向海水养殖发展。 1、渔具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经营发展; ◎捕鱼与远洋渔场 ◎大型奶牛场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项目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农具动力 生产技术 生产目的 使用肥料 作物品种 经营模式 物质循环 【探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 畜力和自然力等 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 直接经验 现代科技 自给自足 商品化 天然有机肥料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 农家原有品种 人工培育品种 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 大型农场、养殖场,,集约经营为主,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 内循环,农产品 初加工 外循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机械化 集约化 智能化 自动化 专业化 产业化 一、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