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1875

第一单元《精神·信仰·力量·情感》知识清单(含答案) 湘艺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0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七年级,音乐,初中,2024,艺版
  • cover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情深谊长》《过雪山草地》《会师歌》 一、知识梳理 (一)《十送红军》 1. 创作背景:《十送红军》以_____时期红军长征为背景,描绘了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根据地人民_____的感人场景,体现了深厚的_____。 2. 音乐特点: 旋律:歌曲旋律具有浓郁的_____风格,它在_____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旋律婉转、细腻,多有_____进行,如“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这种进行方式使得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歌唱性,也更能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感。 节奏:节奏较为_____,采用了唱半句、停半句的方式,如“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这种节奏特点强化了歌曲中留恋不舍、深情祝福的情绪。 曲式结构:采用_____曲式结构,由三个部分构成,三个部分均由六个乐句构成,第一部分中第六乐句是第二乐句的_____。 歌词:歌词中运用了许多衬词,如“里格”“介支个”,这些衬词是_____方言,没有具体的意思,但能体现歌曲的韵味和地方特色,使歌曲增添了浓郁的_____气息。同时,歌词通过质朴的语言,如“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直白地表达出老百姓对红军的深厚情感。 (二)《四渡赤水出奇兵》 1. 创作背景:该曲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_____这一关键战役。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之战,毛泽东等指挥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为红军北上_____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争取了有利条件。 2. 音乐特点: 旋律:旋律_____,具有很强的_____。旋律的起伏与歌词内容紧密结合,比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旋律的上扬和下行生动地描绘出红军在艰难环境中行军的情景。 节奏:节奏丰富多变,大量运用了_____、切分音等,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如“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切分节奏,突出了战士们行军的坚定和战斗的果敢。 演唱形式:采用了_____与合唱相结合的形式。领唱部分通常用来叙事、抒情,如“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以领唱的方式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娓娓道来;合唱部分则用来烘托气氛、增强气势,如“横断山,路难行”的合唱,展现出红军面临艰难险阻时的豪迈与坚定。 歌词:歌词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战斗的激烈以及军民鱼水情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既展现了战斗的胜利,又高度赞扬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情深谊长》 1. 创作背景:歌曲创作以_____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1935年5月,红军先遣队进入彝族聚居区,红军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歃血为盟,实现了“彝海结盟”。这一事件为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实现北上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彝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情深谊长》正是对这段历史的艺术呈现。 2. 音乐特点: 旋律:是一首具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_____特点的歌曲,旋律采用彝族音乐常见的_____,音域适中,以_____和小跳进为主,如“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特色。歌曲运用了“_____”的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手法,每一句歌词都互有关联,使旋律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同时,大幅度的音程跳进、丰富的装饰音为歌曲增添了灵动活泼的气息。 节奏:节奏富有民族舞蹈韵律,采用了以三拍子为基础的八九拍和八六拍,这种节奏带有典型的少数民族舞蹈韵律特征,让歌曲具有独特的动感,如在演唱时,能让人感受到彝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