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中华民族共同体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民族特征,说出我国民族构成,了解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结合自然环境,分析其分布原因。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我国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划,了解宪法规定的相关民族政策。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 &3 中华民族共同体 【自主学习】 1.我国民族特点:中国是一个由_____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丰富的多元特色融合于大一统国家,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优势。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包容性、凝聚力、创造力的伟大民族。 2.民族构成及变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各民族中_____人口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91.11%,其他55个民族总人口较少,约人口总数的8.89%,称为_____。各少数民族的人数多少不一。2020年与201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_____。 3.民族分布: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分布在_____和_____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等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族分布,在汉族集中地区也分布有少数民族。 4.民族权益: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_____关系。国家根据备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民族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_____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5.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_____共同体。 【合作探究】 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读图4.11,思考: 1. 辨识:壮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集中分布区为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填写省级行政区域简称) 民族 集中分布省级行政区域 壮族 回族 维吾尔族 蒙古族 藏族 2.描述新疆、云南、黑龙江等省级行政区的民族分布特点,由此观察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3.利用框图,结合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分析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偏远地区的原因。 4.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散居其中,大范围内呈现“大杂居、交错居住”的特点;从小范围来看,受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聚集居住,呈现“小聚居”的特点。这样的分布特点有哪些优点呢 【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收集讴歌中华民族的歌曲,与同学们分享。 2.查阅资料,分享中华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3.结合实例,谈谈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后反思】 【达标测试】 羊毛壁毯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利用羊毛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品,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据一幅名为“天山歌舞”的羊毛壁毯作品,完成1、2题。 1.壁毯画面中的歌舞场景常见于( ) A.维吾尔族 B.汉族 C.藏族 D.蒙古族 2.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读右图,回答3、4题。 3.下列民俗活动与其所属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回族 B.②—蒙古族 C.③—藏族 D.④—汉族 4.小李同学准备到云南旅游,可能看到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马上项目比赛已于2024年7月8日至13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举行。读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位于图中①———四个自治区中的____(填序号)自治区;该自治区邻国众多,请写出其中的1个:____。 (2)我国以回族为主的自治区的首府是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