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9778

10.3《保障财产权》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57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0.3,保障财产权,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走近民法典 10.3《保障财产权》教学设计 课题 保障财产权 单元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分析 《保障财产权》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课“走近民法典”的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围绕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的核心规定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合同保护的意义、继承权的法律规定,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财产权的原因、财产所有权的定义及意义;理解合同、知识产权、继承权的法律保护规则。 能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财产权纠纷案例;学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财产权益‘树立尊重他人财产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人身权、受教育权),但对财产权的法律概念(如所有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较为陌生,尤其是对“合同”“遗嘱继承”等专业术语缺乏清晰认知,同时学生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常见形式(如盗版、抄袭)感知不足。 核心 素养 目标 1. 政治认同 :理解国家法律对公民权利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信任与支持。 2. 道德修养 :树立诚信、公平、责任意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健全人格 :培养冷静应对冲突的思维方式,形成独立、理性、积极的人格特质。 4. 责任意识 :强化个人对家庭、社会、法律的责任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5. 法治意识 :掌握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重点 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合同保护的意义、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难点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区别及具体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超能主人公”———小明!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法律百科全书:10岁时为压岁钱和爸妈“斗智斗勇”,18岁兼职遭遇公司“画大饼”,23岁创业被抄袭气得跳脚,中年还要和家人上演“房产争夺战”……今天我们将化身“法律侦探”,破解小明人生中的四大财产权谜案! 教师口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代任务,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 新课 总议题:法律如何保护财产权 分 议题一:童年小明与压岁钱———财产所有权 分 议题二:青年小明兼职签约———合同保护 分 议题三:创业小明注册商标———知识产权 分 议题四:中年小明继承房产———继承权 分 议题一:童年小明与压岁钱———财产所有权 议学情境:小明10岁时在过年期间收到2000元压岁钱,父母认为其还小所以对小明说先暂时代为保管,等长大后再给小明,小明认为属于自己的,自己有权支配。 小组讨论 :压岁钱是否属于小明的合法财产?父母是否有权保管?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财产 个人所有:个人的房屋、汽车等 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道路等 国家所有:矿藏、水流、海域、文物等 课堂笔记:1.财产所有权内涵和意义。(P89) (1)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意义: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呢 占有:对财产实际掌握、掌控的权利。它是财产权的基础,也是行使使用权的前提,通常与所有权紧密相连。 使用: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对其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的权利,体现了财产的使用价值。 收益:通过财产的占有、使用、经营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体现了财产的增值价值。 处分:对财产进行最终处置的权利,包括财产的转让、消费、出售、封存处理等方面的决定权,直接决定了财产的归属和命运。 压岁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