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886

5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2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 cover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背景: 本课是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现代诗歌中 出卷网的一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必修一教材没有设置现代诗歌的学习,尚未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探究,这就使意象和意境等相关知识成为了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课题:《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分析意象,领悟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建筑美、音乐美。 学习重点及难点 1、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2、“三美”理论及其在此诗中的体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 教学步骤 1、导入(3分钟+3分钟) 展示ppt:再别康桥 徐志摩 展示ppt:用故事的方式陈述徐志摩的生平,主要侧重志摩的“才”和“情”,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徐志摩的人生经历; 志摩的“才”; 志摩的“情”。 一位大才子大诗人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引来了 出卷网中外多少叹惋痛惜啊,但是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诗歌,却在中国新诗史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再别康桥》是他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康桥,今天通称剑桥,一说剑桥很多人都知道。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的一生,他称剑桥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剑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他曾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还说过:“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所以他对康桥所怀的深情不仅仅是读书时的校园这么简单。康桥一方面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另一方面也因为与林徽因美丽的爱情,所以这个地方于他而言,是一个灵魂的“栖居之所”,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一点也不为过。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位旷世奇才的传世之作,大家可以跟着画面看看美丽的剑桥,也可以闭上眼睛跟着志摩的脚步,徜徉其中。 展示视频《再别康桥》。 2、提出学习目标(1分钟) 板书:《再别康桥》徐志摩 展示ppt: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三个,主要是 出卷网通过诗歌的意象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这首诗内容、形式、感情等各方面的美,然后将这首诗有感情地背诵下来。” 3、诗歌录音及朗诵(3分钟) 师:“好,同学们跟随着音乐 出卷网,轻轻地齐声读一遍,自己来感悟其中的美。要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康桥的柔波和水草哦!而且边读边思考,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播放背景音乐,学生齐读。 4、意象、意境及情感分析(15分钟) 师:“好,同学们读得相当不错,很整齐, 出卷网字音也比较准,但是这首诗呢,大家可以感觉到,有一种淡淡的离别、忧愁,所以同学们这样大声地朗读,很激情的样子,就不是很符合诗歌的情境,同学们可以更慢一点,更轻柔一点地读。现在,请同学再来读一读,讲一讲,在这首诗里面,你‘看’到了什么?也就是说,这首诗有哪些具体的意象。” 请学生一节一节地读,一节一节地分析:(意象5分钟) 师:“某某,你先来朗读一遍第一节,然后说说看有什么意象?” 生读,指出意象:云彩。 师:“很好,某某你来读第二节。” 生读,指出意象:金柳、波光、艳影、新娘。 师:“新娘?新娘是不是可以看到有一个新娘子在那里?” ———没有,是比喻。 师:“为什么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引导学生明确:“新娘”是“我”心中之情感的流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现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 师:“很好,好,某某,你来说第三节。” 青荇、水草; 第四节:潭水(天上虹); 第五节:长篙、星辉; 第六节:夏虫、康桥; 第七节:云彩。 “看看这些物象,本来只是客观的事物,云啊,柳树啊,水草啊,那在作者的眼中,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