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5415

湘科版(2024)三下信息科技_7单元_活动3 演示文稿动起来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961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起来,文稿,演示,活动,科版
  • cover
课例名称 演示文稿动起来 年级 三年级下册 章节 单元主题七活动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教师 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作品规划与设计》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展示数字新变化》的第3个学习活动,学会给演示文稿中文字和图片等对象,合理设置动画效果,让演示文稿生动有趣,别具一格。掌握演示文稿设置动画效果播放的三种方式,能够利用动画窗格调整动画的顺序。掌握给演示文稿设置超链接,实现演示文稿在不同页面链接跳转。体验利用数字工具的优势,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来了解学生。 知识基础: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具备选择合适的工具绘制图画以及制作海报,了解了短视频和音频制作的基本流程; 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通过演示文稿获取学习资源的经历,有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系统归纳和思考。 学习能力:三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思维方式以具象思维为主,对直观形象的事物理解较容易。本节课是对演示文稿中的文字和图片设置动画效果以及运用动画窗格点整动画顺序和动画播放方式,让演示文稿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设置超链接,实现演示文稿在不同页面链接跳转。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让演示文稿动起来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了解演示文稿动画的作用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掌握设置动画的基本方法,能灵活、合理为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了解超链接的作用,学会根据需要设置超链接。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设置动画和超链接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合理地设置动画效果。 五、教学环境(软、硬件) 硬件:计算机、互联网。 软件:多媒体课件、相关多媒体素材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展示演示文稿动起来的动画,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演示文稿并非只是静态的图文堆砌,它也可以像动画片一样动起来。比如: 灵活多样的播放控制 跳转自如的引导链接 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 方便及时的发布交流 让我们一起探索让演示文稿动起来的奥秘! 观看教师播放演示文稿动起来的动画,思考生活中的实例。 从多方面感受演示文稿动起来。 通过动态的动画播放,激发学生探索让演示文稿动起来的兴趣。 体验探索 1.出示小组作品和问题 各小组的作品集成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家乡数字新变化》演示文稿作品。为了让最终的作品风格更统一,效果更出彩,可以在班级展示各小组作品,并展开交流和评价。 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本小组的作品还存在哪些问题? 通过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 明确形式和指导 声明规则: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邀请、倾听学生进行汇报,教师总结:在同学们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多数小组作品仍停留在静态呈现层面———图文只是机械堆砌,整体风格略显呆板,缺乏灵动气息。我们要在现有文稿中注入动态元素,让文稿真正焕发生机。 学生展示《家乡数字新变化》的演示文稿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并记录修改建议。 通过小组展示文稿作品进行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各小组展示交流,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任务一 设置动画,增添动感 1.了解动画效果 同学们,幻灯片中的文字和图片等对象, 就像一个个小“演员”,而幻灯片就像一个大舞台。“演员”的出场和退场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钻”进来,也可以“飞”出去,这些都是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展示动画图片播放视频 2.设置动画效果 思考: 如何给演示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