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5549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1-1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5891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思维,学年,逻辑,必修,选择性,思想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第一框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总论 第一单元:树立 科学思维 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分论 第二单元:遵循 逻辑思维规则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运用 辩证思维方法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运用 第四单元: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4.思维的基本形态 5.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自主预习 【创境激趣】 思考:机器人有思维吗? 思维 广义: 狭义: 意识/认识 理性认识 本书的“思维”,指理性认识。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当苹果砸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疼,这就是 。 (2)当我们冷静下来,会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经过探究会发现,苹果会落地时因为万有引力,这就上升到了 。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注意: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引思明理 】一、思维的含义 (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同义; (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3)“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思维方式: (1)类型: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2)意义: 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引思明理 】一、思维的含义 本书的“思维”,指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 别 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概念辨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引思明理 】一、思维的含义 例题1:“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下列不属于狭义的思维的有( ) ①昼夜循环、四季更替 ②万有引力 ③水往低处流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③:“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所以昼夜循环、四季更替和水往低处流是一种现象不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万有引力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A 例题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