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6309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六周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33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周考试,试卷,历史,考试,第十六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六周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的征服,使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以下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被征服地区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B.带有“胡”字的物种开始传入中国 C.中国中原地区出现大批“色目人” D.中俄之间由此形成了“万里茶道” 2.亚历山大在完成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后,对波斯帝国的统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利用。他重用归顺的波斯贵族,与东方女子通婚,头戴波斯王冠;将军事、行政、立法、铸币大权收归中央,接受了波斯的行省制,但削弱了总督的权力。他在远征路上建立的希腊式城市或殖民地,更是在他的掌握之中。这反映了亚历山大在波斯( ) A.强化了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 B.通过分享政权来笼络当地贵族 C.因加强专制集权而异常残暴 D.将因俗而治与推行希腊化并举 3.有学者指出,希腊化时代出现了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以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这说明,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 ) A.开放性 B.单一性 C.过渡性 D.创新性 4.色目人,即各色名目之人,是元代对来自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移民的统称。色目人后来大部分融入汉族、蒙古族,是回族、撒拉族等民族的最早来源。色目人的发展历程表明了( ) A.国家政策影响社会发展B.民族交往推动文化交流C.人口迁徙促进民族交融 D.民族迁徙利于社会稳定 5.美国有学者把蒙古西征称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经此过程之后,世界已经与蒙古帝国之前的时代有了“巨大的差异”。下列项中,与该学者观点相近的是( ) A.扩大了蒙古帝国的政治版图B.推动了全球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C.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D.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 6.蒙古西征是13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地缘政治视角看,西征不仅重构了欧亚大陆的权力版图,更引发了深远的文明互动。以丝绸之路为例,在"蒙古和平"(PaxMongolica)时期,年贸易额较前代增长近300%。然而,新近考古发现也显示,在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城市遗址中,存在明显的大规模破坏层。基于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以下分析最准确的是( ) A.蒙古西征通过建立统一帝国彻底消除了欧亚大陆各文明间的冲突 B.军事征服造成的破坏被贸易增长完全抵消,整体上利大于弊。 C.形成“征服-破坏-重建-交流”的复杂历史进程,需辩证评估D.蒙古西征引发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7.美国学者梅天穆创造一个词,叫作“成吉思汗大交换”。……一些学者认为,这就是“全球化”的源头,是“世界史的开端”。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 B.建立起了最早的世界殖民体系 C.实现了欧亚大陆间的交流与统一 D.促使东西方文化实现完全融合 8.公元前3世纪时,亚历山大博物馆吸引着整个地中海地区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学家们纷至沓来,在这些人中,有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这可以用来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