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7589

【议题式教学】10.2 保护人身权 单元分析+课时教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234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议题,教学,10.2,保护,人身权,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民法典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保护人身权 总议题:如何保护人身权? 一、教学目标 (一)法治观念: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人身权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和隐私权,并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侵权行为。 (二)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明白法治与道德相互促进,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道德准则,例如在交易中遵守承诺,在交往中尊重他人隐私,树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责任意识: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学生培养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学会在遇到侵权行为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准确理解人身权 (二)教学难点: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保护肖像权、保护隐私权 三、教学过程 (一)自学 质疑反馈 【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完成和自主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反馈和学习困惑,以学定教。 (二)展学 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权利谜语猜一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人身权。据此确认总议题:如何保护人身权。子议题一:揭开人身权的神秘面纱。子议题二:探究人身权的保护措施。 (三)议学:合作探究 子议题一:揭开人身权的神秘面纱 议学任务一: 【议学情景】教师展示P86页生活观察内容。情境一: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情境二: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的一部分。 【议学任务】思考:以上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护?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 【议学活动】分析情境,讨论教材问题。引申出“法律保护人身权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 【议学成果】情境一反映人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受到法律保护。情境二反映人们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当人身权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据法律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侵权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我们可以通过调解、诉讼等手段维护自己的人身权益。 【议学小结】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子议题二:探究人身权的保护措施 议学任务二: 【议学情境】视频:2025年315晚会曝光名单(节选) 【议学任务】思考:消费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当此项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议学活动】结合视频内容,小组探究合作。 【议学成果】损害了生命权、健康权。我们可以依法维权。 【议学小结】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议学任务三: 【议学情境】书本P87探究与分享:马某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同事杨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杨某看到后,要求马某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马某觉得杨某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将杨某有搞怪动作的照片制成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中,自己的行为并不侵犯杨某的肖像权。 【议学任务】 你如何评价马某的行为 杨某该维权吗 说说你的理由。 【议学活动】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议学成果】马某的行为是一种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生活中,一些人以好玩儿为借口,利用技术手段修改甚至丑化、玷污、损毁他人肖像,给肖像权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我们应该增强法治意识警惕生活中不经意的侵权行为,时时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