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3 “蛟龙”探海 课文导入 1.掌握本课生字词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浏览课文,提取重要信息,把握课文重要内容。(★★) 3.体会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难点★) 学习目标 许晨,山东德州人,作家。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2018年8月11日,凭借《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中国作家》纪实版2015年第11期)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作者简介 1.“蛟龙号”的介绍 “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艇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海底可疑物探测和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2.“蛟龙号”的下潜成果 从2009年海上试验以来,“蛟龙号”已经在中国南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等七大海区开展了百余次成功下潜,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样品,深海科技成果丰硕。 3.“蛟龙号”的意义 “蛟龙号”的诞生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深海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拥有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大国重器”,对于我国乃至全人类探索和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运用文学的描写手法,使人与事更具典型意义,但在基本事实上不允许虚构,兼具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被称为“文学的报告”。其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 报告文学 蛟龙( ) 憧憬( ) 蹒跚( ) 蓦然( ) 矗立( ) 瞩目( ) 突袭( ) 宏图( ) 浩瀚( ) 绘声绘色( ) 淋漓尽致( ) 波澜起伏( ) 劈波斩浪( ) ◆生难字 jiāo chōnɡ jǐnɡ zhǔ xí mò hónɡ pán shān chù 字词积累 hàn huì lí lán pī ◆词语积累 憧憬:向往。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蓦然:突然,猛然。 字词积累 瞩目:注目。 矗立:高耸地立着。 浩瀚无际:形容广大,无边无际。 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 踌躇满志: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 劈波斩浪:船只行进时冲开波浪,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矗立:着眼于直。是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 耸立:着眼于高。高得突出地立着。一般用于物。 挺立:着眼于硬而直。常用于物,也比喻人坚强不屈。 带赞扬色彩。 屹立:着眼于稳固。原指山稳固而高高地独立着,后 来比喻其他东西或人坚定不动地独立着。可以 用于物,也可以用于人。带赞扬色彩。 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1-2段): 简要介绍人类对深海的探索以及20世纪的深海探测现状。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二部分(3-7段): 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的海域、当天的天气以及成功下潜的意义。 内容解读 第三部分(8-15段): 介绍“蛟龙号”海试团队奔赴海试海域并成功坐底7020米的过程。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四部分(16-21段): “神舟”与“蛟龙”通话,奇迹般的海空连线,展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 内容精讲 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古往今来,五大洲各种肤色的人向往海洋、憧憬海洋……无不绘声绘色地展现了一个充满了无穷奥秘的未知世界,将人类对于深邃海底的兴趣和探求欲发挥得淋漓尽致。 开篇点题,以宏大的视角引入人类对海洋的向往和憧憬,通过“神奇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强调了海洋在人类文化 ... ...